-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国(bào guó)的意思:为国家贡献力量,为国家做出奉献。
不渝(bù yú)的意思:不变、不离不弃
不一(bù yī)的意思:不相同;不一致
大书(dà shū)的意思:形容字体大,书法工艺精美的书籍。
大儒(dà rú)的意思:指有很高学问、博学多才的学者。
典籍(diǎn jí)的意思:指经典的书籍,具有重要价值和影响力的著作。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焚如(fén rú)的意思:形容火势猛烈,燃烧得像焚烧一样。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阖门(hé mén)的意思:指全家团聚、家庭和睦。
或则(huò zé)的意思:表示两种选择之间的关系,意为“要么……要么……”
奸谀(jiān yú)的意思:指用阴险的手段诋毁、中伤他人。
捐躯(juān qū)的意思:为了正义、国家或他人的利益而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
开辟(kāi pì)的意思:开辟指开辟道路或者开创新的领域,开辟新的局面。
烈士(liè shì)的意思:指为国家、民族、正义事业等英勇牺牲的人。
史册(shǐ cè)的意思:指历史上的记载或记录。
士多(shì duō)的意思:指一个人拥有多种才能、技能或知识,是一个多面手。
所用(suǒ yòng)的意思:所需的、所要用到的。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兴亡(xīng wáng)的意思:兴指兴盛,亡指衰亡。形容事物的兴盛和衰亡。
殉国(xùn guó)的意思:为国家牺牲生命。
养士(yǎng shì)的意思:培养人才,教育士人
一统(yī tǒng)的意思:统一、统治全国或某个地区
一夫(yī fū)的意思:指一个人,表示某一事物或情况只需要一个人即可完成。
有明(yǒu míng)的意思:有明指的是有能力、有才智、有见识,能够看清事物的真相。
真种(zhēn zhǒng)的意思:真实的品种或类型。
种子(zhǒng zi)的意思:种子是植物繁衍后代的基本单位,也可以比喻事物的起源或根源。
忠孝(zhōng xiào)的意思:忠诚和孝顺
忠臣(zhōng chén)的意思:指忠于君主或国家,忠诚不渝的臣子。
秦始皇(qín shǐ huáng)的意思:指专制、独裁的君主统治。也可用来形容某些人的权力极度集中或者威望极高。
- 鉴赏
这首诗《秦始皇坑儒》由清代诗人张洵佳创作,深刻揭示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以及这一行为对后世的影响。
首句“报国在养士,忠臣出大儒”,诗人开篇便提出了治国之道,认为培养人才是国家繁荣的基础,忠诚的臣子往往出自于学问深厚的儒者之手。接着,“读书真种子,忠孝两不渝”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真正的知识如同忠孝的种子,能够培育出忠诚与孝顺的品质。
然而,诗人随后转向历史的另一面,以秦始皇为例,批评其焚书坑儒的暴行。秦始皇将典籍付之一炬,导致忠孝的种子被斩断,取而代之的是奸佞小人。这一行为不仅破坏了文化传承,也使得社会道德风气败坏。
接下来,诗人通过“古今兴亡际,烈士多捐躯”表达了对历史更迭中忠贞之士牺牲的感慨。无论是阖门殉国的家庭,还是整个城池的毁灭,都体现了忠臣烈女为了国家和信仰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
最后,“自汉迄有明,大书不一书”表明从汉朝到明朝,忠贞之士的事迹被广泛记载,成为历史的光辉篇章。而“惟有赢秦季,殉国无一夫”则强调了秦朝末年,没有一人为了国家而牺牲,形成了鲜明对比。
“堂堂一统朝,视同越与胡”讽刺了秦朝的统治者将自己视为天下的中心,却对外族抱有敌意,这种狭隘的观念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衰落。“为史册所羞,为开辟所无”则总结了秦始皇的作为给后世带来的耻辱,以及对历史发展进程的阻碍。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文化传承、道德价值和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忠贞精神的颂扬和对暴政的批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