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阔云高,溪横水远,晚日寒生轻晕。闲阶静、杨花渐少,朱门掩、莺声犹嫩。悔匆匆、过却清明,旋占得余芳,已成幽恨。却几日阴沉,连宵慵困,起来韶华都尽。
怨入双眉闲斗损。乍品得情怀,看承全近。深深态、无非自许;厌厌意、终羞人问。争知道、梦里蓬莱,待忘了余香,时时音信。纵留得莺花,东风不住,也则眼前愁闷。
天阔云高,溪横水远,晚日寒生轻晕。闲阶静、杨花渐少,朱门掩、莺声犹嫩。悔匆匆、过却清明,旋占得余芳,已成幽恨。却几日阴沉,连宵慵困,起来韶华都尽。
怨入双眉闲斗损。乍品得情怀,看承全近。深深态、无非自许;厌厌意、终羞人问。争知道、梦里蓬莱,待忘了余香,时时音信。纵留得莺花,东风不住,也则眼前愁闷。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愁闷(chóu mèn)的意思:形容内心忧愁、郁闷的心情。
匆匆(cōng cōng)的意思:匆忙、急忙。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过却(guò què)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不再回头或牵挂。
寒生(hán shēng)的意思:指艰苦的环境中生活,形容人在贫苦困难的条件下长大。
看承(kàn chéng)的意思:指以看待承受为乐,能够应对困难和痛苦的心态。
连宵(lián xiāo)的意思:连续的夜晚
眉闲(méi xián)的意思:形容心情宁静、无所事事,没有烦恼。
蓬莱(péng lái)的意思:指令人向往的美好乐园或理想境地。
起来(qǐ lái)的意思:表示行动、活动、起床等动作或状态的开始。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情怀(qíng huái)的意思:指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感情体验和情绪态度。
韶华(sháo huá)的意思:韶华指的是美好的年华或者青春时光。
深深(shēn shēn)的意思:非常深厚、非常深刻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晚日(wǎn rì)的意思:晚日指的是晚年或晚期,多用于形容人已经年老或事物已经过时。
无非(wú fēi)的意思:指没有别的选择或变化,只有一种结果或情况。
羞人(xiū rén)的意思:令人感到害羞或难堪的事情或行为。
眼前(yǎ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厌意(yàn yì)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感到厌烦、厌恶的情绪。
厌厌(yān yān)的意思:心生厌恶,不再喜欢
杨花(yá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心思不定,容易受外界诱惑或干扰。
也则(yě zé)的意思:也则是一个用来表示事物相对而言的程度或状态的成语,意为“也好像”、“也差不多”。
音信(yīn xìn)的意思:音信是指消息、信息的传递和接收。
阴沉(yīn chén)的意思:形容天空或心情沉闷、阴沉不开朗。
莺声(yīng shēng)的意思:指美好的声音或动听的歌声。
莺花(yīng huā)的意思:莺花是指杨柳和桃花,也用来形容美丽的花朵。
慵困(yōng kùn)的意思:慵困意指懒散困倦,没有精神和活力。
幽恨(yōu hèn)的意思:深深地埋藏在心中的仇恨或愤怒。
余香(yú xiāng)的意思:指事物消失后,留下的余味或余泽。
余芳(yú fāng)的意思:指事物的余香或遗留下来的美好和好处。
争知(zhēng zhī)的意思:争夺知识、追求学问。
知道(zhī dào)的意思:了解、明白某事物的意义或情况。
朱门(zhū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富贵之家。
自许(zì xǔ)的意思:自我夸耀,自我吹嘘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邃的山谷景色与主人公内心的情感世界。开篇“天阔云高,溪横水远”两句,设定了一种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的意境,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
接着,“晚日寒生轻晕”一句,透露出时间已经接近傍晚,太阳的光线变得柔和而微弱,更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冷清与寂寞。下文“闲阶静、杨花渐少,朱门掩、莺声犹嫩”则通过对庭院中杨花和朱门后莺鸟鸣叫的描写,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无奈与怀念。
“悔匆匆、过却清明,旋占得馀芳,已成幽恨”几句,是诗人对于春天匆匆而逝去的懊恼之情。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而它的消逝也带走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和记忆,这些无法留住的东西最终化作深深的遗憾。
“都几日阴沈,连宵慵困。起来韶华都尽”则写出了诗人长时间的不佳心情,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力感。这些都是通过环境描写和个人体验来表达的,对于春天即将过去而无法挽留的哀愁。
“怨入双眉闲斗损”一句,表露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满与痛苦,这种情绪已经渗透到他的每一次皱眉之中。下文“乍品得情怀,看承全近。深深态、无非自许。厌厌意、终羞人问”则是诗人对于往昔情感的回味,以及对现实与理想差距的自我安慰和隐瞒。
最后,“争知道、梦里蓬莱,待忘了馀香,时传音信。纵留得莺花,东风不住, 也则眼前愁闷”几句,诗人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现实无常的对比,表达出一种无法摆脱的忧虑和无奈。即便是梦中的理想国度,也终究难以长久;而现实中的花开花落,更是无法捕捉,只能在东风中感受愁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即逝、时光易逝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差距所产生的情感波动。这不仅是对于春天的一种哀愁,更是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