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榛启其涂,与古相追驰。
婉婉平蔡画,淮西获以依。
淩淩逐鳄文,潮民蒙其禧。
《读韩文》【宋·石介】眇焉五帝上,尝观二典辞。焕乎三王间,尝观二雅诗。道德既淳厚,声光何葳蕤。烈烈日精散,闳闳雷声施。施焉如飞龙,潜焉如蟠螭。祖述兼宪章,后世唯吾师。永言二典往,群言或隳离。亦既二雅末,六义多陵迟。寥寥千馀年,颠危谁扶持。揭揭韩先生,雄雄周孔姿。披榛启其涂,与古相追驰。沿波穷其源,与道相滨涯。三坟言其大,十翼畅其微。先生书之辞,包括无孑遗。春秋一王法,曲礼三千仪。先生载于笔,巨细咸羁縻。杨墨乃沦胥,旷然彰其媸。佛老亦颠隮,茫然复于夷。婉婉平蔡画,淮西获以依。淩淩逐鳄文,潮民蒙其禧。心将元化合,功与天地齐。洋洋治世音,磊磊王化基。悖之则幽厉,顺之则轩羲。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8867c67a7f6fab8837.html
包括(bāo kuò)的意思:包含、涵盖
滨涯(bīn yá)的意思:滨涯指的是河流或湖泊的岸边,也可以引申为边缘、边际。
淳厚(chún hòu)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纯朴、真诚、深厚。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道德(dào dé)的意思:
[释义]
(名)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构成]
并列式:道+德
[例句]
讲道德。(作宾语)
颠危(diān wēi)的意思:形容局势不稳定,危险临近。
颠隮(diān jī)的意思:颠倒,翻转
典辞(diǎn cí)的意思:
典雅的文辞。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 谢伯初 ﹞诗曰:‘……典辞悬待修青史,諫草当来集皁囊。’”
二雅(èr yǎ)的意思:指言辞或行为文雅、高尚。
二典(èr diǎn)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言语极其庄重、严肃。
飞龙(fēi ló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超群。
扶持(fú chí)的意思:支持、帮助、扶助
佛老(fó lǎo)的意思:指老年人虔诚信仰佛教,行为举止端庄,慈悲为怀。
闳闳(hóng hóng)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威严有力。
后世(hòu shì)的意思:指将来的世代或后代。
化合(huà hé)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相互融合、结合在一起。
羁縻(jī mí)的意思:指统治者控制边疆地区的政策和手段。
揭揭(jiē jiē)的意思:揭开、掀开。
孑遗(jié yí)的意思:指孤立残存的、独自遗留下来的东西。
巨细(jù xì)的意思:指事物的大小、程度相差很大。
旷然(kuàng rán)的意思:形容景象宽广壮丽,寂静无人的样子。
磊磊(lěi lěi)的意思:形容山石高峻、堆积如山。
寥寥(liáo l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非常稀少。
烈日(liè rì)的意思:指阳光强烈的夏日,也用来形容极度炎热的天气。
烈烈(liè liè)的意思:强烈,激烈
陵迟(líng chí)的意思:指行动迟缓,拖延时间。
六义(liù yì)的意思:指一个词语具有多个义项,含有多种解释。
沦胥(lún xū)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处于困顿、堕落、沉沦的状态。
茫然(má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神迷惘,不知所措。
蟠螭(pán chī)的意思:蟠螭是指中国传统神话中的一种龙形神兽,也用来形容事物纷繁复杂、错综复杂的样子。
披榛(pī zhēn)的意思:披榛指的是穿过丛林或荆棘,形容人勇敢地冲破困难或障碍。
曲礼(qǔ lǐ)的意思:指向下弯腰行礼,表示恭敬和尊重。
日精(rì jīng)的意思:指人勤奋努力,精力充沛。
三王(sān wáng)的意思:指三位具有统治地位或权威的王者。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三坟(sān fén)的意思:指一个人连续丧失了父母和配偶,形容悲痛至极。
声施(shēng shī)的意思:
(1).名声流传。《淮南子·修务训》:“ 段干木 不趍势利,怀君子之道,隐处穷巷,声施千里。”《史记·萧相国世家》:“ 淮阴 、 黥布 等皆以诛灭,而 何 之勋烂焉。位冠羣臣,声施后世,与 閎夭 、 散宜生 等争烈矣。”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 巨然 声施至今, 刘 遂寂寂。”
(2).为世人所传扬的名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今 裘 ( 裘叔度 )官至尚书,声施赫奕。” 梁启超 《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所号称英君哲相﹞皆乘此潮流,因势而利导之,故能建造民族的国家,声施烂然。”
声光(shēng guāng)的意思:指声音和光线,用来形容声音和光线的效果、作用。
生书(shēng shū)的意思:
未读过的书。亦指新课。 唐 姚合 《下第》诗:“闭门辞杂客,开篋读生书。” 唐 杜荀鹤 《秋日山中寄池州李常侍》诗:“出为羈孤营糲食,归同弟姪读生书。”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一部分一:“为了生书上得太多,背不得,脑壳上挨几界方。”
十翼(shí yì)的意思:指文献、书籍等的附录或注释,也比喻对事物的详细解释或补充说明。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婉婉(wǎn wǎn)的意思:委婉、温柔、文雅
王化(wáng huà)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以权势强大,压制他人,使其服从自己的意志。
王法(wáng fǎ)的意思:指国家法律,也泛指法律规定的秩序和原则。
葳蕤(wēi ruí)的意思:形容花草茂盛、繁华的景象。
五帝(wǔ dì)的意思: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位伟大的帝王,也可以泛指古代的帝王统治者。
宪章(xiàn zhāng)的意思:指国家或组织的基本法规、章程或宪法。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雄雄(xióng xióng)的意思:形容男子英勇威武,有雄壮之气。
轩羲(xuān xī)的意思:指天子、君主
沿波(yán bō)的意思:顺着波浪前进,表示顺应潮流或趋势。
洋洋(yáng yáng)的意思:形容充满自信、自豪、得意的样子。
杨墨(yáng mò)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思想或行为变得狡猾、狡诈。
一王(yī wáng)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无可争议的权威人物。
永言(yǒng yán)的意思:永远的话语;永不更改的言论。
幽厉(yōu lì)的意思:形容声音低沉而凄凉,具有一种幽冷而凌厉的气势。
与天(yǔ tiān)的意思:与天指与天地自然相通、与天和谐共处。
元化(yuán huà)的意思:指事物经过改革、改造或转化后变得更加完善、先进或高级。
治世(zhì shì)的意思:统治社会,治理世界。
周孔(zhōu kǒng)的意思:指以周公、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圣贤。表示尊崇古代贤者的思想和道德标准。
祖述(zǔ shù)的意思:祖辈的言行举止和家族的传统。
一王法(yī wáng fǎ)的意思:指只有一个王法,没有其他规则或办法。
这首诗名为《读韩文》,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石介之手。这位诗人以其深厚的学养和对先贤文献的敬仰,创作了这首颂扬古代圣哲、赞美经典文章的诗篇。全诗结构宏大,意境辽阔,通过对古代圣王与儒家经典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自家的学术理念。
诗中“眇焉五帝上,尝观二典辞”一句,即是指远古时期的五位圣君,以及《易》、《书》两大经典。接着,“焕乎三王间,尝观二雅诗”则是指夏、商、周三代的圣明君主以及《诗》中的“雅”部分,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在“道德既淳厚,声光何葳蕤”一句中,“道德”指的是道家与儒家的修身养性之道,而“声光何葳蕤”则形容其影响深远、广泛。接下来的“烈烈日精散,闳闳雷声施”更是用来描绘这些文化遗产的力量和震撼人心的效果。
在诗中,石介先生还提到了“祖述兼宪章,后世唯吾师”,表达了对传统学问的尊重,以及认为自己能够继承这一脉络。同时,他也感慨于历代经典之重要性与其影响力。
最后几句,“心将元化合,功与天地齐。洋洋治世音,磊磊王化基”则是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学问能够达到与宇宙和谐统一的境界,并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体而言,这首《读韩文》不仅展现了石介先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也展示了其渊博的知识储备和高超的文学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