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渔画·其二》
《渔画·其二》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绝句

一翁醉梦惺惺,各有湘潭渔父情。

添写三闾问答真成出相楚骚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楚骚(chǔ sāo)的意思:楚骚是指楚辞中的艰深辞章,也泛指辞章中的华丽辞藻。

出相(chū xiāng)的意思:指人在外表、举止等方面显露出的特征或特点。

三闾(sān lǘ)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德行高尚的人。

骚经(sāo jīng)的意思:指淫秽、低俗、下流的文字或作品。

问答(wèn dá)的意思:指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亦指交流思想、探讨问题的活动。

惺惺(xīng xīng)的意思:形容人心地善良、体贴,富有同情心。

渔父(yú fǔ)的意思:渔夫、渔民

真成(zhēn chéng)的意思:真实地成为,完全成为

醉梦(zuì mèng)的意思:形容非常陶醉、入迷的梦幻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渔翁醉梦图景,通过对比“一翁醉梦”与“一惺惺”的状态,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内心世界。诗人巧妙地将渔翁的形象与古代文人屈原(三闾)联系起来,通过问答的形式,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深化了主题的内涵。

“一翁醉梦一惺惺”,开篇即以对比手法展现人物的不同状态。醉翁沉浸于酒香与梦境之中,或许是在逃避现实的烦恼,或是寻求心灵的慰藉;而“一惺惺”则可能代表清醒、理智或对生活的深刻洞察。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选择和内心世界的思考。

接着,“各有湘潭渔父情”,进一步点明了渔翁形象的象征意义。湘潭渔父,常被视为隐逸之士的代表,他们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在这里,诗人赋予渔翁以湘潭渔父的情怀,暗示了其在喧嚣世界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愿望。

“添写三闾来问答”,将屈原这一历史人物引入画面,通过问答的形式,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屈原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之一,其作品《楚辞》中的情感深沉、寓意丰富,与渔翁的境遇形成共鸣。这种借古喻今的手法,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加深了读者对于诗中所蕴含哲理的理解。

最后,“真成出相楚骚经”,总结了整个画面的主题。这里的“出相”可以理解为“显现”、“呈现”的意思,诗人通过渔翁与屈原的问答,仿佛从楚骚经中汲取灵感,将深邃的情感与哲思融入画面之中,使得整个场景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与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哲思与文化韵味的画面,既展现了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又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续?二十首·其二习舞

《十六天魔》教已成,背反莲掌苦嫌生。

夜深不管排场歇,尚向灯前踏影行。

(0)

夜月

夜月小楼筚篥,东风深院琵琶。

料理宿酲未了,春光又在邻家。

(0)

寄顾仲明教授

长忆青华翠色寒,北窗对酒几同看。

鼎煎浦口罾鱼白,盘簇檐头树果丹。

来往正期娱晚景,乱离俄叹失清欢。

故乡回首江山异,落日闽南独倚阑。

(0)

北门团练贝子美

四野尚风尘,民生日转贫。

谁知持戟士,亦有读书人。

过客多怜我,深衣不称身。

晚来归侍母,莫为点行频。

(0)

祝丹阳以古琴见惠且寄以诗次韵答之复以史略一本为谢

凉风萧萧吹井桐,佳怀如宝千不逢。

二年踪迹走阛阓,面目土炭心盲聋。

萁荄岂异伏枥马,云汉独羡高飞鸿。

诗琴远致心甚厚,金玉备具相玲珑。

大珠沈渊炯不动,朗月照水清欲空。

亦知庐阜入幽梦,幻此三叠银河风。

纷纷醉里不知老,有此二美谁吾同。

弹琴固可消世虑,作诗乃或令人穷。

未如祝仙古岩下,往往遇会方瞳翁。

聊将史略报深意,并问马首何时东?

(0)

和胡士恭滦阳纳钵即事韵五首·其五

新教生驹不受骑,小红车里簇归时。

钩帘醉卧毡毹月,不省人间有别离。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