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閒居感怀十七首·其十三》
《閒居感怀十七首·其十三》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俗士知道,喜以异自雄

安知名世者,固与常人同。

圣贤尽其常,纵浪礼义中。

何须神变惝恍惊群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惝恍(chǎng huǎng)的意思:慌张迷茫的样子

常人(cháng rén)的意思:指普通人,平凡的人。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礼义(lǐ yì)的意思:指在人际交往中,应该以礼相待,互相尊重。

名世(míng shì)的意思:指在世间有名声、有声望。

神变(shén b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发生巨大的变化,变化迅速且出人意料。

圣贤(shèng xiá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俗士(sú shì)的意思:指平凡、庸俗的人。

骛神(wù shén)的意思:形容过分追求名利,极力追逐虚幻的事物。

知名(zhī míng)的意思:广为人知,名声大。

知道(zhī dào)的意思:了解、明白某事物的意义或情况。

自雄(zì xióng)的意思:自我吹嘘或自夸自负。

纵浪(zòng làng)的意思:迎接挑战,勇往直前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闲居感怀十七首》中的第十三首。诗中探讨了世俗之人对独特性的追求与圣贤之人的平常之道之间的对比。

首句“俗士不知道,喜以异自雄”,点出了世俗之人往往喜欢标新立异,以此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接着,“安知名世者,固与常人同”则揭示了真正的名士或圣贤,并非因为与众不同而闻名,他们与普通人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着更高的道德准则和智慧。

“圣贤尽其常,纵浪礼义中”进一步阐述了圣贤之人的生活态度,他们并不追求外在的奇异或超凡脱俗,而是将自己融入日常的礼仪与规范之中,通过平凡的生活实践展现出非凡的品质。这种内敛而深沉的修为,正是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后世敬仰的原因。

最后,“何须骛神变,惝恍惊群聋”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外在奇观的不屑。他认为,真正的智慧与力量不需要通过神异的变化来展现,那些令人震惊的举动往往只能让无知的人感到惊愕,而真正理解并欣赏的人却能从中感受到平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圣贤的不同追求,强调了内在修养与日常行为的重要性,以及真正的智慧无需外在的炫耀,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对道德的坚守。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南歌子 山中夜坐

世事从头减,秋怀彻底清。
夜深犹道枕边声。
试问清溪底事、不能平。
月到愁边白,鸡先远处鸣。
是中无有利和名。
因甚山前未晓、有人行。

(0)

鹧鸪天 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太监

聚散匆匆不偶然。
二年遍历楚山川。
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
萦绿带,点青钱。
东湖春水碧连天。
明朝放我东归去,后夜相思月满船。

(0)

沁园春 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

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
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
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
都如梦,算能争几许,鸡晓钟昏。
此心无有新冤。
况抱瓮年来自灌园。
但凄凉顾影,频悲往事,殷勤对佛,欲问前因。
却怕青山,也妨贤路,休斗尊前见在身。
山中友,试高吟楚些,重与招魂。

(0)

玉楼春 用韵答吴子似县尉

君如九酝台黏盏。
我似茅柴风味短。
几时秋水美人来,长恐扁舟乘兴懒。
高怀自饮无人劝。
马有青刍奴白饭。
向来珠履玉簪人,颇觉斗量车载满。

(0)

临江仙 停云偶作

偶向停云堂上坐,晓猿夜鹤惊猜。
主人何事太尘埃。
低头还说向,被召又重来。
多谢北山山下老,殷勤一语佳哉。
借君竹杖与芒鞋。
径须从此去,深入白云堆。

(0)

江山庆云桥

草梢出水已无多,村路弥漫奈雨何。
水底有桥桥有月,只今平地怕风波。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