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古·其十五》
《咏古·其十五》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处士弦琴,清含山水音。

谁从鸾凤啸识得古人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处士(chǔ shì)的意思:指隐居山林或僻静之地的士人,也指追求清净、远离尘嚣的人。

凤啸(fèng xiào)的意思:指凤凰鸣叫,比喻英才得以施展才华,或指人才在特定环境中显露出来。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鸾凤(luán fèng)的意思:鸾凤是指传说中的两种神鸟,代表着美好的事物或优秀的人物。在成语中,鸾凤常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和谐、美好的关系。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识得(shí de)的意思:指能够认识、理解某种事物或情况。

弦琴(xián qín)的意思:比喻言辞或技艺的娴熟和高超。

一弦琴(yī xián qín)的意思:指琴弦只有一根,比喻技艺高超、独一无二。

鉴赏

这首诗《咏古(其十五)》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位隐士弹奏古琴的情景,以及琴声中蕴含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首句“处士一弦琴”,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位隐居山林的处士,手持一弦琴,暗示其生活简单而高雅。接着,“清含山水音”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琴声如同清澈的溪流,融入了自然界的山水之中,表现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体现了隐士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谁从鸾凤啸,识得古人心。”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鸾凤啸,象征着高洁的品德和超凡脱俗的境界,这里借以比喻琴声能够传达出的高尚情感和深刻内涵。通过提问“谁从鸾凤啸,识得古人心”,诗人表达了对真正理解琴声、领悟其中深意之人的期待和敬仰,同时也暗含了对当下社会中能静心倾听、理解古人心境之人的呼唤。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弹琴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音乐与人性之间深刻联系的追求和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的思考与赞美。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细柳营·其二

阃外争传细柳踪,纷纷棘霸漫相逢。

备胡何事堪忘守,节制之师岂但攻。

当日不闻天子诏,千秋犹识汉军容。

征麾乍指旄头落,上郡云中忽罢烽。

(0)

见月落秋空云敛波出悠然有感

从来不识汉江秋,湛湛枫林寄古愁。

落日扁舟依绿屿,清宵万壑抱沧流。

月方一见思其满,云自初生看及收。

遂有波光迎夜色,因之凄绪发蘋洲。

(0)

和江上

万古天堑水,当前客绪悠。

连空堪四望,落日自多愁。

岁月同滔没,阴晴别应酬。

劳心时不舍,难向逝波遒。

(0)

世心

无怀时远,世心日波。怀山襄岛,万石嵚峨。

相济胡少,相溺胡多。诗云深浅,易象冯河。

我生天末,如江有沱。手无舟揖,若巨川何。

庶思考槃,于涧于阿。乐兹渊止,枕漱而歌。

(0)

庚子偕大岁和尚与傅司马等重登元魁塔文昌阁再赋十律·其十

青牛去后几千年,紫气东来今再圆。

笔彩空中分造化,云峰象外剖天前。

松风瑟瑟和笙奏,川月弯弯依水还。

一片闲心同野鹤,静观陵谷任移迁。

(0)

五桂山飞瀑

桂岭插云表,苍茫天四围。

洪泉劈涧落,寒瀑破空飞。

百道穿危磴,千寻下翠微。

晓烟洗残黛,白雾掩轻扉。

流响方成韵,闻声未觉希。

香垆思渺渺,庐阜梦依依。

雨气杂晴霰,电光浮夕晖。

沿洄卷绡幕,喷薄洒珠玑。

低咽青溪玉,斜侵白袷衣。

云垂大鹏翼,风助巨鳌威。

树杪层冰折,帘间赤日晖。

隔崖烟袅袅,阴壑草霏霏。

蜿地长虹似,绷云綵带非。

莲开太华晓,芝吐雪苗肥。

清啸灵禽和,高吟木客稀。

二楼山月白,三岛露桃绯。

遇物结遐想,观空悟化机。

重林时徙倚,鸾鹤夜深归。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