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潘守·其四》
《挽潘守·其四》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文武才尽,斯人为底穷。

声传境外,袖手闽中

来往二三客,康宁九十翁。

及门曾一识,铭笔愧难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才尽(cái jìn)的意思:才华用尽,没有能力或能量再继续下去。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及门(jí mén)的意思:指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或程度。

九十(jiǔ shí)的意思:指年纪大,年纪已经接近九十岁。

康宁(kāng níng)的意思:安定、平安无事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闽中(mǐn zhōng)的意思:闽中是指福建省中部地区。

人为(rén wéi)的意思:由人为主动创造或引起的事物或行为。

声传(shēng chuán)的意思:信息传播迅速、广泛。

斯人(sī rén)的意思:指某人的品德、才华、风范等超出常人,令人敬佩和仰慕。

威声(wēi shēng)的意思:威严的声音,指声势浩大、威力强大的声音。

为底(wéi dǐ)的意思:作为基础或根本。

文武(wén wǔ)的意思:文指文化,武指武力。文武表示文化与武力并重,既强调学问修养,又注重武艺技能。

袖手(xiù shǒu)的意思:双手藏在袖子里,不做任何事情。

鉴赏

这首挽诗《挽潘守(其四)》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诗句表达了对逝者潘守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首句“文武忧才尽,斯人为底穷”开篇即点明了对人才凋零的忧虑,将逝者潘守置于这一历史背景之下,暗示其在文武两方面皆有卓越贡献,却不幸遭遇人生的低谷或困境。接下来,“威声传境外,袖手老闽中”两句描绘了潘守的名声远播,虽身处偏远的闽地,却并未因此而消沉,而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来往二三客,康宁九十翁”则通过描述潘守晚年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以及与少数几位知交好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这不仅体现了潘守晚年生活的质量,也侧面反映了他的人格魅力和社交圈的精简而纯粹。

最后,“及门曾一识,铭笔愧难工”表达了诗人与潘守虽仅有一面之缘,但对其人品和才华的敬仰之情难以言表。诗人自谦自己难以用文字完全表达出对潘守的敬意和怀念,流露出深深的遗憾与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简要回顾和情感的细腻抒发,既展现了潘守个人的风采,也寄托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哀思与敬仰之情,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挽歌。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晋门.再吟

君人为理在安民,论道求贤德自新。

经国远图无所问,何曾言指一何神。

(0)

湘妃怨

舜欲省蛮陬,南巡非逸游。

九山沈白日,二女泣沧洲。

目极楚云断,恨连湘水流。

至今闻鼓瑟,咽绝不胜愁。

(0)

长安寒食

春日照九衢,春风媚罗绮。

万骑出都门,拥在香尘里。

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

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

但看平地游,亦见摧辀死。

(0)

初春行宫侍宴应制

温液吐涓涓,跳波急应弦。

簪裾承睿赏,花柳发韶年。

圣酒千钟洽,宸章七曜悬。

微臣从此醉,还似梦钧天。

(0)

宫词·其八十七

婕妤生长帝王家,常近龙颜逐翠华。

杨柳岸长春日暮,傍池行困倚桃花。

(0)

秋江雨夜逢诗友

故友别来三四载,新诗吟得百馀篇。

夜来江上秋无月,恨不相逢在雪天。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