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持数卷日方上,夜梵千声月未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经(bù jīng)的意思:不经意地、不经过思考地。
残花(cán huā)的意思:指已经凋谢或残缺不全的花朵,比喻事物或人的状况不完整或不完美。
出家(chū jiā)的意思:指一个人离开家庭,放弃尘世的事物,投身于宗教修行或出家修道。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方上(fāng shàng)的意思:指高高在上的地位或权势。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结跏(jié jiā)的意思:指坐下时双腿盘曲,脚掌朝上,形成莲花状的姿势。
蒲团(pú tuán)的意思:指坐垫、座垫,也比喻坐得稳当、安稳。
顷刻(qǐng kè)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瞬间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三时(sān shí)的意思:指一天中的早晨、中午和傍晚三个时段。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误我(wù wǒ)的意思:指因误会或错误的判断而冤枉、冒犯或伤害到自己。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浴水(yù shuǐ)的意思:用水清洗身体,比喻对某人或某事彻底清除污垢或恶劣现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瑛上人的僧侣生活,充满了对自然与修行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瑛上人在清晨诵读经文、夜晚静坐念经的修行生活,以及他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如与鸥鸟共浴、以残花为瓶插,这些细节生动地刻画了瑛上人超脱世俗、心系自然的生活态度。
“十二三时便出家,何曾顷刻离烟霞。”开篇即点明瑛上人自幼出家,与烟霞相伴,暗示其修行之路自小开始,从未间断。接着,“晨持数卷日方上,夜梵千声月未斜。”描述了瑛上人每日的修行生活,清晨手持经卷,日光初升时开始诵读;夜晚则在月未斜之前,完成千声梵唱,体现了其修行的严谨与虔诚。
“洗钵不经鸥浴水,插瓶嫌采蝶残花。”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瑛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他不介意用水洗过的钵被鸥鸟沐浴,也不嫌弃将已采下的蝴蝶残花插入瓶中作为装饰,这些行为反映了瑛上人对自然界的尊重与欣赏,以及他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最后,“儒冠误我骎骎老,何日蒲团共结跏。”诗人感慨自己因儒学束缚而年华老去,表达了对瑛上人自在修行生活的羡慕与向往,希望有一天能与瑛上人一同盘腿打坐,体验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瑛上人修行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境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过往选择的反思与对更自由生活方式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渊明归田园居送潘清客六首·其五
昨日游东城,今日复南陌。
偶逢素心人,把手便欢适。
一谈复一笑,不觉日西夕。
骑马穿市桥,矫首望林隙。
归来掩关卧,尚恨为物役。
四论喜僧肇,玄文笺陆绩。
会当投绝学,缮性终何益。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