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衡门(héng mén)的意思:衡门是指守门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一概不让进。形容对人不加以区别对待,一视同仁。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苦饥(kǔ jī)的意思:形容极度的苦痛和饥饿。
兰玉(lán yù)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美好。
日晏(rì yàn)的意思:指太阳快要落山,天色渐晚的时候。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弦歌(xián gē)的意思:形容音乐声或歌声悠扬动听。
萧艾(xiāo ài)的意思:形容草木凋零,景象凄凉。
小人(xiǎo rén)的意思:指心胸狭窄、卑鄙无耻、行为恶劣的人。
玉摧(yù cuī)的意思:比喻美玉破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衡门之中的士人形象,生活虽困顿,却依然坚守自我,不改其志。首句“衡门有一士,闭门恒苦饥”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处境,衡门象征着简陋的住所,闭门则暗示了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而“恒苦饥”则直接揭示了生活的艰辛。接下来,“俯仰良自惜,日晏犹弦歌”两句,展现了这位士人内心的矛盾与坚持,他虽然自怜生活之苦,但仍然在日暮时分继续弹琴高歌,这种行为既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也是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小人未足畏,君子或见之”表达了他对周围环境的态度,认为不必畏惧那些品行低劣的人,因为真正的君子或许会理解并欣赏他的行为。最后,“宁为兰玉摧,不为萧艾滋”则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宁愿像兰花和美玉一样即使遭受摧折,也不愿成为萧蒿这样的草木,形象地表达了他对高尚人格的坚守和对低俗生活的鄙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位士人的生活境遇和内心世界,反映了元代社会中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展现了他们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高洁,以及对理想与道德的执着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梅引
墙头红杏粉光匀。宋东邻。见郎频。
肠断城南,消息未全真。
拾得杨花双泪落,江水阔,年年燕语新。
见说金娘埋恨处。
蒺藜沙,草不尽,离魂一只鸳鸯去,寂寞谁亲。
惟有因风,委露托清尘。
月下哀歌宫殿古,暮云合,遥山入翠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