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池曾看鹤,新塔未吟虫。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兴 善 彻 公 上 人 唐 /李 洞 师 资 怀 剑 外 ,徒 步 管 街 东 。九 里 山 横 烧 ,三 条 木 落 风 。古 池 曾 看 鹤 ,新 塔 未 吟 虫 。夜 久 龙 髯 冷 ,年 多 麈 尾 空 。心 宗 本 无 碍 ,问 学 岂 难 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里山(lǐ shān)的意思:指山区内部,也用来形容偏僻的地方。
龙髯(lóng rán)的意思:龙髯是指龙的胡须,比喻人的胡须或者胡子。
木落(mù luò)的意思:指树叶脱落,也比喻人事物的衰败或失去原有的生机。
三条(sān tiáo)的意思:指事物的数量或程度达到了某个极限
师资(shī zī)的意思:指教育工作者或教育机构的师资力量,即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数量。
徒步(tú bù)的意思:指步行,没有交通工具的辅助。
问学(wèn xué)的意思:指向他人请教学问,以增长自己的知识。
无碍(wú ài)的意思:没有障碍,没有阻碍。
心宗(xīn zōng)的意思:指人的内心信仰、宗教信仰或思想信念。
吟虫(yín chóng)的意思:指琴棋书画等艺术领域中的行家、能手。
麈尾(zhǔ wěi)的意思:指事物的末端或最后一点。
宗本(zōng běn)的意思:宗本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意为祖宗的根本,指家族的起源或根基。
九里山(jiǔ lǐ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的距离很近,非常接近。
- 翻译
- 他怀念着剑门外的师长,独自漫步在管街东边。
九里山燃烧着战火,秋风吹落了三条木道上的落叶。
曾在古老的池塘边见过白鹤,新建的塔楼还未被虫鸣填满诗篇。
夜晚漫长,龙髯(胡须)已觉寒冷,多年过去,麈尾(拂尘)也空荡无人使用。
内心深处的信念本无阻碍,求知问道又何尝难以一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的生活场景和心境。开篇“师资怀剑外,徒步管街东”表明诗人在出行时带着剑,步行于街道之东,这两句展示了诗人独立自信的姿态,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与警觉。
接着,“九里山横烧,三条木落风”写出了秋季景象,山火连绵,树叶随风飘落,营造出一幅萧瑟孤寂的画面。这里的“烧”和“落”字眼,用以强调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变化。
“古池曾看鹤,新塔未吟虫”则是诗人对往昔的回忆与现实的比较。古池边曾有白鹤相伴,而现在的新塔下却连虫鸣声都没有,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孤独感受的沉重。
“夜久龙髯冷,年多麈尾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寂与苍老的情绪。长夜中龙须(古代称长胡须为龙髯)之冷,以及岁月积累下麈尾(一种用来装饰马鬃的饰物)的空荡,都是时间流逝、壮志未酬的象征。
最后,“心宗本无碍,问学岂难同”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坦荡和对知识追求的渴望。这里“心宗”指的是内心深处的信仰与追求,而“问学”则是探讨学问,即通过学习来实现自我提升。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人生孤寂以及知识追求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