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苍梧闻嘉祚鲁望两弟获隽消息》
《苍梧闻嘉祚鲁望两弟获隽消息》全文
明 / 欧必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年来海上,日望故园心。

别后无书札,风前闻好音

埙篪知汝和,桃李春阴

欲寄池塘句,先成梦里吟。

谢家群从宴,何日东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池塘(chí táng)的意思:池塘指的是一种水源,比喻一定范围内的事物或环境。

春阴(chūn yīn)的意思:指春天阴沉、多云的天气。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好音(hào yīn)的意思:好音指的是美好的声音或悦耳的音乐。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江海(jiāng hǎi)的意思:指江河和海洋,也泛指辽阔的水域。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群从(qún cóng)的意思:指一群人盲目地追随他人,没有自己的主见和独立思考能力。

书札(shū zhá)的意思:指书信、文书。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谢家(xiè jiā)的意思:指谢绝招待或辞别离去。

埙篪(xūn chí)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语或文章深奥难懂。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兄弟的关切之情。首联“年来江海上,日望故园心”描绘了诗人漂泊在外,每日心中都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接着,“别后无书札,风前闻好音”则反映了诗人与兄弟之间虽有距离,但通过风传来了好消息,暗示兄弟们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佳绩。诗人以“埙篪知汝和,桃李傍春阴”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兄弟之间的默契与和谐,以及春天的美好景象,象征着兄弟间的温馨与希望。最后,“欲寄池塘句,先成梦里吟”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诗歌表达对兄弟的祝福与思念,却只能在梦中实现的愿望。尾联“谢家群从宴,何日醉东林”则寄托了诗人对兄弟相聚畅饮的美好期待,体现了深厚的家族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友情的珍视与向往。

作者介绍

欧必元
朝代:明

欧必元(一五七三—一六四二),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登华山至青坪

群玉峰头铁锁寒,周秦遗事共漫漫。

山从拔地五千仞,路向穿云十八盘。

上界楼台悬日月,下方风雨长波澜。

乾坤不博蒙头睡,一借神仙蜕骨看。

(0)

秋怀十二首·其一

景物逢秋老更成,峡猿何必断肠声。

习家池上歌如沸,庾亮楼头月正明。

万里山川催木叶,五更钟鼓动江城。

当年与赐金茎露,梦断空瞻白玉京。

(0)

秋怀

曲径孤亭尽日幽,砧声又动一年秋。

诗因才减频留草,老为情多易得愁。

天上风云金鼓迥,江南鸿雁稻粱稠。

阴晴却恐随朝暮,半月乡书十度修。

(0)

三日出大明门

日华丽高阁,风光媚轻尘。

喧喧车马动,蔼蔼岁年新。

花柳回芳甸,关山念远人。

履端逢泰运,大飨卜明禋。

(0)

雨后分种秋葵

早葵花已繁,晚葵始萌滋。

迎阳与应肃,物性各有宜。

吾欲备四气,代谢任所之。

往者固已尔,来者当自知。

人生会有适,迟速何足疑。

但愿风日妍,临秋挹高姿。

眷此尺寸间,寻丈以为期。

殷勤付畦叟,爱养贵及时。

(0)

次韵黄如英听管生弹琴

逸人最爱冯虚阁,手弄丝桐自酬酢。

清安身世甘寂淡,富贵交亲供谀噱。

天空境静初按谱,掩抑悲凄更丰约。

淙淙岩背堕春泉,历历林梢下秋箨。

缓猱急引大可怜,含徵流商调相错。

初闻古意三叠高,旋见失势千丈落。

勇如壮士提戈戟,静似佳人洗丹垩。

吴山积雪开四窗,夜静金炉火犹烁。

是时相对拥青绫,顿使烦襟坐来铄。

中郎此意妙莫传,炊爨之馀尚堪凿。

看君幽兴正得意,我和险诗聊善谑。

须臾鼓罢阳春曲,门外青山映寥廓。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