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启元年歌·其六》
《天启元年歌·其六》全文
明 / 区大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车书(chē shū)的意思:指行驶的车辆上写的字,比喻言辞直截了当,直抒胸臆。

和风(hé fēng)的意思:指温和、和善的风格或氛围。

会同(huì tó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在思想、意见、行动等方面达到一致,共同合作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问题。

来会(lái huì)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得体、得当,符合礼仪规范。

明堂(míng táng)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宫殿或庙堂,也用来形容人的心灵纯洁、高尚。

青阳(qīng yáng)的意思:指年轻有为、有才华且有远大理想的人。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悬知(xuán zhī)的意思:指对某事情的结果或者真相心中没有底,感到担忧或者不安。

氤氲(yīn yūn)的意思:指烟雾、气体等在空气中弥漫蔓延的样子。

紫极(zǐ jí)的意思:极为高深或极为优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天启元年的盛况,展现了国家的统一与和谐景象。首句“四海车书来会同”,形象地描绘了全国各地的车辆与书籍汇聚一堂,象征着四海之内的人们共同参与国家的会合,体现了国家的统一与文化的交流。接着,“明堂天子布和风”一句,将皇帝所在的明堂比作传播和平之风的地方,寓意着君主以仁德治国,将和谐之气播撒四方。

“悬知紫极氤氲处,春在青阳左介中。”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紫极指的是皇宫或天子所在之处,氤氲则形容祥云缭绕,象征着吉祥与权力。这里通过想象皇宫上空祥云环绕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同时,“春在青阳左介中”则运用了季节与方位的隐喻,春代表生机与希望,青阳为东方,左介则是东方的左方,整体意象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和谐共荣的画面,预示着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与繁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明朝天启年间国家的统一、文化的发展以及君主的仁政,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区大伦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孝先。区大相弟。少负气节。万历十七年进士,授东明知县,勤政爱民,改御史。天启初以大理寺少卿入侍经筵,党人侧目。由太仆卿改南户部侍郎。时魏忠贤势方炽,大伦弹劾无所规避。后被夺职归。有《端溪日录》、《崇正辟邪录》、《端溪诗稿》。
猜你喜欢

同张明府泛五姓湖有怀真谷山长

百顷风漪当面起,下马就船三十里。

五月清凉无处寻,赤日青天归净洗。

主人好客复爱奇,晓郭邀出临空陂。

微茫未辨野岸阔,飒爽但信回飙吹。

峨岢驾桨船窗倚,舟子凫雏相向喜。

旷观不复碍波澜,幽思何如被莲苇。

棹入陂心渺无极,浮虚浮翠皆生白。

琉璃看作地上行,翡翠来从浦边直。

袅袅瀜瀜动偏侧,阴插中条陂底黑。

倒入珊瑚荡陂色,朝暮西南烟雾积。

蔓牵藻荇平于席,玉醥哀丝催转剧。

乐事贫穷唤打鱼,渔舟出没捷若驱。

未知蛟龙有扰怒,咫尺失水观须臾。

赤尾银刀杂相送,鲙盘挥霍行鲜供。

日暮陂深愁奈何,杳冥忽惊波浪横。

奔雷举扇却可麾,鬼神有意同清机。

雨飞知向何处黑,鹭瞑悄立沙漘微。

舵楼传钟崖寺暗,岭树挂月高城辉。

扶醉归来嗔两炬,清景回头失相遇。

少昊祠南烟草深,忽忆春星醉边聚。

有无变化也复多,抹眼人间飞电去。

(0)

小寒食夜梦畯生时方客雉城

无言应是独登楼,渺渺乡思苦未休。

憎命文章千古泪,殢人花鸟一春愁。

镫昏断漏来清梦,月落文梁影白头。

乍可佳辰怜百五,诗魂犹恋旧同游。

(0)

月夜同重阆秋岳登虎丘·其二

台畔人初散,虚亭月可中。

寒烟沈鹤涧,疏磬落天风。

光满疑无地,人行恍在空。

忘言契禅悦,还欲叩生公。

(0)

伤春

几树莺啼酒未醺,声声唤起杜司勋。

初三斜月今宵见,第一春雷昨夜闻。

愁欲遣时偏听雨,梦将回处尚疑云。

沈郎腰细无多少,又被东风瘦几分。

(0)

秋蝉·其一

秋来偏尔独知机,几处寒声咽落晖。

云树若愁时渐晚,市廛虽到迹仍稀。

但餐清露宁求饱,偶得閒枝欲罢飞。

节操如君何太苦,稻粱生性已全非。

(0)

南村

几家茅屋曲通村,即事还同野老论。

风过林端喧鸟雀,日高原上散鸡豚。

波光潋滟初平岸,黛色参差却对门。

最是闾阎淳朴处,羲皇景物自常存。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