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兴舟中》
《吴兴舟中》全文
元 / 张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苕溪斫鲙腹偏腴,取酒乌程清若无。

最怜杨柳二月,绝胜蛾眉五湖

船头濯足鱼淰港口卸帆惊鸟呼。

林峦在处舟楫,倘有剩田吾欲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船头(chuán tóu)的意思:指船的前部,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前端或领头人。

蛾眉(é méi)的意思:形容女子眉毛修长、美丽。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港口(gǎng kǒu)的意思:港口指的是海港或江河口,也可比喻为安全的避难所。

惊鸟(jīng niǎo)的意思:比喻人或动物受到突然的惊吓而惊慌失措,不知所措。

林峦(lín luán)的意思:形容山峦连绵,密集如林。

苕溪(tiáo xī)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濯足(zhuó zú)的意思:指洗净脚足,泛指放松休息,解除疲劳。

五湖(wǔ hú)的意思:指泛指全国各地、世界各地。

乌程(wū chéng)的意思:形容事情进行得很顺利,一帆风顺。

卸帆(xiè fān)的意思:指船只卸下帆篷,停止航行。比喻结束行动,停止前进。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鱼淰(yú niǎn)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追求名利、享受而放弃现实生活,沉浸于虚幻的幻想中。

在处(zài chǔ)的意思:在某个地方或环境中处于特定的状态或境地。

舟楫(zhōu jí)的意思:指船和桨,比喻同舟共济、共同努力。

斫鲙(zhuó kuài)的意思:指用斧头砍破鲙鱼的头,比喻做事直截了当,果断不犹豫。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张雨的《吴兴舟中》描绘了诗人乘舟游览苕溪的情景。首句“苕溪斫鲙腹偏腴”写诗人享用鲜美鱼脍,满腹肥美,流露出愉悦的心情。次句“取酒乌程清若无”则暗示水质清澈,饮酒如饮清水,意境悠然。

“最怜杨柳破二月”描绘早春二月,杨柳新绿,生机盎然,诗人尤为喜爱这早春景色。“绝胜蛾眉游五湖”以美女比喻美景,表达诗人对眼前风光的赞美,认为胜过传说中的美女泛舟五湖的风流韵事。

“船头濯足畏鱼淰”写诗人怕惊扰了溪中的鱼儿,连洗脚都小心翼翼,足见其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爱护。“港口卸帆惊鸟呼”进一步渲染出宁静和谐的氛围,连停船时鸟儿也被惊动,叫声悦耳。

最后两句“林峦在处著舟楫,倘有剩田吾欲租”表达了诗人对吴兴山水的留恋,希望能在这样的优美环境中觅得一处田园,安居乐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恬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雨

张雨
朝代:元   号:句曲外史   生辰:1283~1350

张雨(1283~1350)元代诗文家,号句曲外史,道名嗣真,道号贞居子曾从虞集受学,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年二十弃家为道士,居茅山,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 
猜你喜欢

海翁谣

海翁随白鸥,白鸥亦不惊。

千金散如土,身与白鸥轻。

问翁甲子翁但笑,人间岂识女期生。

祖龙一别阜乡晚,已见六鳌脊腐三山倾。

天空潮落夜如水,月色下照珠宫明。

麻姑到家急汛扫桃核,酌酒为劝王方平。

(0)

赠叩张甬川先生之南都

四十年来同宦侣,几人还听凤楼钟。

叨依玉树形难并,欲赋江云意转重。

南国持衡劳水镜,中台补衮待山龙。

百龄寿母躬扶侍,此乐人间岂易逢。

(0)

送王中丞赴召前在豫章有平难之绩

绣斧清霜避,楼船绿水开。

风云千历会,麟凤众贤来。

投老仍严召,当途赖上才。

向来筹策地,投檄净烽埃。

(0)

寄家因东西南北四韵就寓怀·其一

朝回散步二桥东,吟就新诗兴不穷。

雁度暮云归远浦,鸦翻落日噪西风。

戍楼突兀青天外,宫殿嵯峨紫禁中。

自是上林秋色好,几多霜树晚酣红。

(0)

题山水人物图册·其一

为得风骚趣,柴门迥不开。

人从尘外见,诗向静中来。

消息须微悟,推敲别有才。

吟成谁解爱,幽径长莓苔。

(0)

大司徒白翁毕老先生蒙恩予告敬赋

留台掌后大司徒,六府修明五典敷。

弘济艰难承运泰,坐筹部伍息庚呼。

姬公未是明农日,疏传先怀止足图。

人望九章嗟信宿,驾还三径理荒芜。

葱青树长双条玉,长白山储千里驹。

虽以传经存晚计,更须调鼎向天衢。

九重正想夔龙佐,四字争思霖雨濡。

眉寿即今将指使,霞觞端与鹤书俱。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