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充纩(chōng kuàng)的意思:指充满、填满。
耕桑(gēng sāng)的意思:指农民耕种田地和养蚕的劳动。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可伤(kě shāng)的意思:可伤是一个形容词,表示容易受伤或易受伤害。
明暗(míng àn)的意思:明暗意指光明与黑暗、正面与反面、好与坏等对立的概念。
劝课(quàn kè)的意思:指劝告别人不再继续读书或上课。
斯民(sī mín)的意思:指人民,民众。
俗陋(sú lòu)的意思:指言行粗俗、庸俗无知的样子。
王政(wáng zhèng)的意思:指君主的政治统治。
悬知(xuán zhī)的意思:指对某事情的结果或者真相心中没有底,感到担忧或者不安。
炎凉(yán liáng)的意思:炎凉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为炎热和凉爽。它可以形容天气,也可以形容人的心情或情感。
诏条(zhào tiáo)的意思:指君主发布的法令或政令。
政本(zhèng běn)的意思:指政治的根本,也指政治的基础。
至此(zhì cǐ)的意思:指到达某个时刻或某个阶段。表示事情或情况发展到了这个程度,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可能。
- 注释
- 薪:柴火。
纩:丝棉。
炉:炉子。
床:床铺。
悬知:可以预见。
系:关联。
体:身体。
炎凉:冷暖。
俗陋:粗陋的风俗。
斯民:这些百姓。
可伤:令人痛心。
诏条:朝廷命令。
劝课:倡导。
王政:国家政策。
本:根本。
耕桑:农耕和蚕桑。
- 翻译
- 每家每户都用柴火取暖,甚至炉子当作床铺使用。
可以预见,火光的明暗反映了人们身体的冷暖状况。
这种风俗如此粗陋,百姓的境况实在令人痛心。
朝廷的命令首先倡导耕织,因为国家的根本在于农耕和蚕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严寒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户户薪充纩,家家炉作床",形象地写出每家每户都在用柴火取暖,甚至将炉子当作临时的床铺,以抵御寒冷。诗人通过"悬知火明暗,是系体炎凉",表达了对百姓生活艰辛的深刻理解,火光的明暗变化反映出家庭温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冷暖。
诗人感慨于民间生活的粗陋和困苦,认为这种现象令人痛心:"为俗陋至此,斯民真可伤"。他关注民生疾苦,指出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善民众生活,"诏条先劝课,王政本耕桑",意味着朝廷应发布鼓励耕织的政策,回归农本,以解决民生问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揭示了宋代社会底层人民在严冬中的艰难处境,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公正治理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方叔中秋
待月徘徊东涧滨,一天风露净无尘。
老人欢意年年减,佳节清光夜夜新。
悼往难传云外信,举杯那复眼中人。
飘然遥想骑鲸兴,更觉高歌有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