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弃世(qì shì)的意思:放弃世俗的欲望和纷扰,追求超脱和宁静的境地。
溪路(xī lù)的意思:溪路指的是小溪边的小路,比喻非常隐蔽的地方或不起眼的位置。
行来(xíng lái)的意思:行动起来,开始行动。
云影(yún yǐng)的意思:指云彩在日光照射下的阴影,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自在(zì zài)的意思:自由、不受束缚、无拘无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绮山溪边行走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的宁静感受。首句“溪路荣藤木”以生动的语言勾勒出溪边藤蔓繁茂、树木葱郁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接着,“行来憩石閒”描述了诗人行走间偶然寻得一处岩石休息的情景,暗示了他在自然中的自由与放松。
“风声长在树,云影不离山”两句,通过风声和云影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山林间的动态美,同时也表达了时间流逝的自然规律。风声与云影的描写,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变化,也寓意着人生的无常与流转。
“弃世何妨懒,趋人那得閒”则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表达了他宁愿选择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而不愿被外界的纷扰所束缚。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最后,“老僧真自在,茅屋不曾关”将话题转向了对僧侣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老僧的自在生活,与前文的自然景象相呼应,共同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得以栖息的意境。茅屋的“不曾关”,象征着心灵的归宿与自由,强调了精神层面的满足与独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状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哀诗·其一厉先生无咎
厉公予先师,侃侃国髦士。
文词奋白屋,名识动丹扆。
帝乡眷遇殊,曲宴锡丰侈。
青衫何足云,倏忽期显仕。
云何尉苕溪,露泣秋萱死。
朔风撼南极,黄屋继隳圮。
归栖从山云,松柯荫琴史。
泪挥新亭悲,诗穷《黍离》旨。
雪霜转侵凌,故里不可止。
漂泊海东西,生计日彫靡。
暮年赋归欤,幸遂首丘志。
遗经惜无传,嗣续但耘耔。
死别三十春,恨未致一慰。
何当马鬣封,秋菊荐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