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体,谁高谁下,谁后谁先。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行(bǎi xíng)的意思:指各行各业,所有的职业。
邦国(bāng guó)的意思:指国家或国际间的友好关系或同盟关系。
沧溟(cāng míng)的意思:沧溟指大海的广袤无垠,也用来比喻宽广无边的事物。
大觉(dà jué)的意思:指对事物的认识或理解达到深刻、透彻的境地。
大海(dà hǎi)的意思:比喻广阔无边的海洋,也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或领域。
递互(dì hù)的意思:相互交换、传递
分异(fēn yì)的意思: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分裂、分散或差异明显。
扶持(fú chí)的意思:支持、帮助、扶助
古自(gǔ zì)的意思:自古以来,从古到今。
化人(huà rén)的意思:指改变人的性格、品行或使人有所转变的行为。
浑似(hún sì)的意思:形容事物的样子或状态非常相似,几乎无法分辨。
既立(jì lì)的意思:既立指的是一个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或地位。
金仙(jīn xiān)的意思:金仙是指修炼成仙的人,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空寂(kōng jì)的意思:形容寂静无声、空荡无人的状态。
老君(lǎo jūn)的意思:指道教的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也用来指代人的年纪大、经验丰富。
良缘(liáng yuán)的意思:良好的缘分或姻缘。
流泛(liú fàn)的意思:指水流不断,泛指事物不停地变动或流转。
尼父(ní fù)的意思:指对别人的父亲不敬,不尊重。
普化(pǔ huà)的意思:普通人的化身,指普通人。
清静(qīng jìng)的意思:指环境安静、没有喧嚣和嘈杂。
去处(qù ch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可以停留或归宿的地方。
然如(rán rú)的意思:表示事物的自然状态或情况如同所描述的一样。
人天(rén tiān)的意思:指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表示人类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儒宗(rú zōng)的意思:指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理念。也用来形容某个学派或团体的主要思想、理念或核心价值观。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相传(xiāng chuán)的意思:据传说;根据传统
玄玄(xuán xuán)的意思:神秘深奥、难以理解
异派(yì pài)的意思:指与主流观点或思想相异的派别或团体。
一体(yī tǐ)的意思:指事物的各个方面或部分合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至圣(zhì shèng)的意思:指最为崇高、圣洁的人或事物。
终久(zhōng jiǔ)的意思:最终、最后
周游(zhōu yóu)的意思:周游指的是四处旅行,到处游历。
周全(zhōu quán)的意思:指事物周到完备,没有遗漏。
自相(zì xiāng)的意思:自我相互之间。
大觉金仙(dà jué jī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境界高超的仙人。
- 鉴赏
这首元代王丹桂的《满庭芳·咏三教》是一首以道教、儒家和佛教为主题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三教合一理念的深刻理解和赞赏。开篇“释演空寂,道谈清静,儒宗百行周全”描绘了佛教的空灵、道教的清净以及儒家的道德实践,强调了三者各有其独特的价值。
接下来,“三枝既立,递互阐良缘”象征着三教并存,相互补充,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尼父名扬至圣,如来证、大觉金仙”赞美孔子作为儒家圣人和佛陀作为佛教大觉者的地位,体现了词人对儒释道三教平等的观念。
“吾门祖,老君睿号,今古自相传”提及道教始祖老子,表明道教在传承中的重要性。“玄玄。同一体”进一步强调三教的根源相通,不分彼此。“谁高谁下,谁后谁先”看似疑问,实则暗示三教平等,无高下之分。
“共扶持邦国,普化人天”表达了三教对于社会和谐与道德教化的共同作用。“浑似沧溟大海,分异派、流泛诸川”运用比喻,将三教比作大海的不同支流,各自流淌却又汇入同一源头。
结尾“然如是,周游去处,终久尽归源”揭示了词人对三教最终殊途同归,回归根本真理的哲学见解。整首词语言流畅,寓意深远,展现出作者对多元文化融合的包容态度和对三教精神的崇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汪大雅善?书诗以赠之
汉?变秦石,中郎实云祖。浑浑元气运,生意蓄未吐。
钟梁已小变,唐遂失其武。
迨元数公起,精妙可追古。
凤翥与鸾翔,烂然照中土。
老成既凋谢,来者或未睹。
纷纷欲争高,往往背前矩。
峭刻少浑成,痴肥乏筋膂。
收敛类畏缩,轩张或伤怒。
规矩事模仿,又若优孟舞。
汪君忽杰立,落笔蔡为主。
见此神骨全,真若古钟吕。
美玉出荆璞,明珠还合浦。
况当文物新,制作方并举。
纪常勒钟鼎,封岱禅梁甫。
大书与特书,执笔当俟子。
具兹华国文,名已登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