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广忠言地,先收众弃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除书(chú shū)的意思:除去书籍或知识,指不读书或没有学问。
粗疏(cū shū)的意思:形容行为举止粗鲁、不细致。
更化(gēng huà)的意思:指事物不断变化、转变的情况。
狷浅(juàn qiǎn)的意思:形容性格急躁、心胸狭窄。
流离(liú lí)的意思:形容人在外地漂泊流离,没有固定的居所或归宿。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射策(shè cè)的意思:指发出妙计或高明的计策。
他人(tā rén)的意思:指别人、其他人。
邂逅(xiè hòu)的意思:偶然相遇,意外的相识。
言地(yán dì)的意思:言辞恳切,地位高崇。
赵孟(zhào mèng)的意思:指人心胸开阔,待人宽厚大度。
忠言(zhōng yán)的意思:忠诚正直的劝告或建议。
- 注释
- 少年:年轻的。
真:真实的。
狷:急躁、固执。
浅:肤浅。
射策:科举考试。
粗疏:准备不充分。
欲:想要。
广:扩大。
忠言:忠诚的言论。
地:领域。
众弃馀:被众人忽视的人才。
流离:漂泊不定。
更化:社会变迁。
邂逅:意外。
捧除书:接到任命书。
赵孟:特定人物(这里可能指某位有识之士)。
厥:他的,指赵孟的。
恐:恐怕,担心。
骂予:责骂我。
- 翻译
- 年轻的我性情急躁,科举考试准备不充分。
想要扩大忠言的影响,首先要接纳被众人忽视的人才。
经历漂泊后看到社会变迁,意外得到提拔的机会。
赵孟最终会理解我的价值,其他人可能会误解甚至责骂我。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纪念司马温公(即司马光)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中表达了对司马光晚年境遇和人格的认可,同时也暗示了对他可能遭受非议的担忧。
"少年真狷浅,射策本粗疏",诗人回忆司马光年轻时的率直与才学上的粗疏,这既是对他的真实性格的描绘,也暗含对他早年经历的肯定。
"欲广忠言地,先收众弃馀",司马光以公正无私的态度,试图传播正确的观点,即使在被众人忽视或排斥的情况下,他也坚持自己的立场。
"流离见更化,邂逅捧除书",流离失意中,司马光的见解和主张却得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他被授予官职,体现了他的才能和影响力。
最后两句"赵孟终知厥,他人恐骂予",赵孟是对司马光的尊称,诗人认为只有像赵孟这样的人能真正理解司马光的价值,而其他人可能会误解或批评他,表达了对司马光可能遭受误解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司马光的忠诚和坚韧,同时也揭示了他可能面临的舆论压力,展现了对故人的深深敬意和惋惜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陵送左史
临歧掺袂欲何言,罢酒开船色惘然。
万里重逢傥无日,一杯相属岂非天。
修鳞去蛰三池浪,倦翼归投万壑烟。
从此登临只西首,美人家在夕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