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罢风过席,吟馀月在庭。
酒分邻瓮绿,灯照壁书青。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书堂内的宁静与雅致。首联“秋声惊落木,凉气入虚棂”以秋风落叶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充满诗意的氛围。接着,“讲罢风过席,吟馀月在庭”两句,通过描述结束教学后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书堂内静谧的夜晚,风轻轻拂过,月光洒满庭院,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
“酒分邻瓮绿,灯照壁书青”则展现了主人与友人相聚的情景,绿酒与青灯映衬下,增添了几分温馨与高雅。最后,“习静多真趣,还期学考亭”表达了诗人对静心学习和追求知识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继续深入学术研究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堂秋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文人墨客在静谧环境中寻求知识与心灵寄托的美好愿景,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哲学思考。
春雨如丝,假盖冲泥,访余板桥。
叹佯狂李白,思原无敌,工愁吴质,益用增劳。
水色萦窗,衣香满座,共倚河亭短烛烧。
惊心处,又蒲帆高挂,待趁新潮。黯然欲别魂消。
怅去住、难凭仗彩毫。
怕鱼笺三万,仅能涂抹,龙宾十二,只解诙嘲。
开府清新,参军俊逸,何日论文倒浊醪。
君思我,在秦淮十里,杨柳千条。
书巢先生豪杰士,出自康成通德里。
平生显宦倾时流,声名勃勃秋涛起。
吁嗟时异事亦殊,而今老去将何如。
旧境萧条鞠荒草,梦魂常恋长林居。
季子归来问松菊,有意诛求结茅屋。
白云在望碧山高,愿学耕田在空谷。
当年小隐留武夷,读书奉母情愉怡。
文章久诧韩侍御,赠言贵比珊瑚枝。
斓斑綵衣耀晴日,皎皎照人冰雪质。
潘舆远导千里途,陟屺何须惮行役。
愿言早见登归程,故园景物关幽情。
竹林有约久相待,煮茶空听松风声。
粉署政闲聊自怡,运毫濡墨写竹枝。
宋时二子谁最好,今日诸公君独奇。
露梢风叶新图里,丛色翛翛紫鸾尾。
郎官醉笔扫将成,上舍高情得之喜。
明窗净几绝纤埃,袅袅长竿若可裁。
白昼闲将堂上挂,丹山定有凤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