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在天之涯,而与君相离。
君归日以远,我归当何时。
常怀(cháng huái)的意思:始终保持某种思想、情感、信念等。
风寒(fēng hán)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寒气透骨。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聚散(jù sàn)的意思:聚集和分散
君相(jūn xiāng)的意思:指君主和重臣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和重臣之间亲密无间、相互依托的关系。
乐心(lè xīn)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乐观向上的心态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霜月(shuāng yuè)的意思:霜月指的是农历十月,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寒冷,霜冻开始出现。
王事(wáng shì)的意思:指国家政务,也泛指与国家有关的事务。
相离(xiāng lí)的意思:指两个物体或人之间距离远离,不再接触或相互影响。
乡国(xiāng guó)的意思:指故乡、祖国。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夜永(yè yǒng)的意思:夜晚持续很长时间,形容时间过得很慢。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月满(yuè mǎ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极盛的状态。
照见(zhào jiàn)的意思:看到,见到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行路难(xíng lù nán)的意思:指行走的路途艰难困苦,形容事情进行得十分困难。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越所作的《榆林送武靖侯赵公还京》。诗中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古人一日别,常怀千里思。”开篇即点出离别的哀愁,古人一日之别,便已牵动千里之外的思念之情。接着“况在天之涯,而与君相离。”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遥远与艰难,与友人相隔天涯,更添离愁。
“风寒岁云暮,夜永鸡鸣迟。”描绘了送别时的环境,寒冷的冬风,漫长的夜晚,鸡鸣声显得格外悠长,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下来“悠悠行路难,苦乐心自知。”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担忧,以及对彼此情感的深刻理解。
“人生如浮云,聚散安可期。”将人生比作漂浮不定的云朵,暗示人生的聚散无常,难以预料。最后“君归日以远,我归当何时。”表达了对友人归期的期盼,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孤独与无奈。“岂不念乡国,顾此王事縻。”则透露出诗人对公务的牵挂,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霜月满孤城,照见游子悲。”以霜月满城的景象,映衬出游子的悲伤情绪,将离别的哀愁推向高潮。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