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穷能到骨,何物可愁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斑衣(bān yī)的意思:指穿着有斑点的衣服,比喻身上有瑕疵或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朝天(cháo tiān)的意思:指向上延伸,直立而高耸。
抄书(chāo shū)的意思:指照抄书本的内容,没有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和思考。
何物(hé wù)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的真实面目、本质;也可以用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疑问、质疑。
壶公(hú gōng)的意思:指自以为高人一等、自命不凡的人。
胜地(shèng dì)的意思:指美好的风景名胜地或适宜居住的地方。
守口(shǒu kǒu)的意思:保守秘密,不泄露口风。
天尊(tiān zūn)的意思:指神明或天神,也用来形容至高无上的尊贵和崇高。
脱屣(tuō xǐ)的意思:脱去鞋子上的泥土或污垢,比喻去除身上的污秽或不良习气。
无滞(wú zhì)的意思:没有阻碍或障碍,顺畅流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曾著作之父文思判院所作的挽诗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逝者坚韧不拔的性格和淡泊生活的敬仰,以及对其学识与心境的感慨。
"忍穷能到骨",赞扬了文思判院在贫困中的坚韧,贫穷生活对他来说已经深入骨髓,显示出其高尚的品格和毅力。
"何物可愁翁",进一步强调了文思判院的豁达,没有什么可以让他感到忧虑或愁苦,他的心境超然。
"守口双奁静,抄书万卷空",描绘了他沉默寡言、潜心学问的形象,虽然家中书籍众多,但他并不追求外在的名利,而是沉浸在知识的世界里。
"朝天尊?氏,胜地说壶公",这里可能用了典故,"尊?氏"和"壶公"都是道家隐士的代称,暗示文思判院有高洁的志向和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脱屣俱无滞,斑衣泪自红",最后一句表达了对文思判院离世的哀悼,即使他已放下尘世的一切束缚,但想到他离去时的场景,仍让人心生悲痛,斑白的衣衫上沾染的泪水,更显凄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清贫而有学问、超脱又深情的学者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仲冬下浣会同僚游东岩
羽人脱屣去,古洞留嵌岩。
白云亦世态,随风蜕其缄。
石饴已何许,谁能味其甘。
土偶寂不语,樵牧同此龛。
坎坎击石鼓,归去夸彼谈。
遂使蜡屐人,于此移其贪。
猗桐植翠盖,翳翳当薰南。
琤然激石溜,燕坐心默参。
朝暮岂异理,莫诳狙四三。
暄凉得其适,所讶非瘴岚。
梅花对白发,风前雪鬖鬖。
挥觞属同僚,出语谐酸咸。
犹拘铁汉语,饮之不至酣。
托诗纪曾游,谁将铁为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