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穿鹘巢,路窄盘石罅。
树古岩就穿,楼高云许藉。
欲归路非远,问渡风稍借。
酌酒劝影形,嗒然坐清夜。
奔泻(bēn xiè)的意思:形容水流迅猛地流动,也比喻蔓延、迅速扩散。
别径(bié jìng)的意思:不走常规的路线,采取其他方式或方法。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初日(chū rì)的意思:初日指的是一年的开始或第一天。
嗒然(tà rán)的意思:形容突然或忽然的样子,表示事物发生的瞬间。
巅崖(diān yá)的意思:形容处境危险,岌岌可危。
高云(gāo yún)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或抱负高远,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寒潮(hán cháo)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或寒冷的气候现象。
荒荒(huāng huāng)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丛生繁密的样子。
渐次(jiàn cì)的意思:逐渐地,一点一点地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兰若(lán rě)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具有高洁的气质。
落木(luò mù)的意思:指秋天树叶逐渐枯萎脱落的景象,比喻事物逐渐衰败或消亡。
茅舍(máo shè)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盘石(pán shí)的意思:盘石是指坚固如石头的支持或保护,比喻稳定可靠的支持或坚实的基础。
青螺(qīng luó)的意思:指人的脸色发青,形容惊恐、害怕的样子。
上月(shàng yuè)的意思:指上个月,表示时间的过去。
石罅(shí xià)的意思:石头的裂缝
衰谢(shuāi xiè)的意思:衰退、凋谢
险绝(xiǎn jué)的意思:形容情况极其危险或困难。
萧骚(xiāo sāo)的意思:形容情感激荡,思想独特,意境高远。
逾时(yú shí)的意思:超过规定的时间限制
早已(zǎo yǐ)的意思:早已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在过去就已经完成或存在。
此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独自攀登焦山绝顶,直至夜晚归宿山庄的旅程。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
首句“初日江荒荒,晓烟不可罢”描绘了清晨江面荒凉的景象,晨雾缭绕,难以散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稍行见青螺,渐次辨兰若”描述了随着前行,逐渐可见山峦如青螺般起伏,寺庙轮廓隐约可辨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与欣赏。
“人行穿鹘巢,路窄盘石罅”则展示了登山途中艰难的环境,人行于鹘鸟巢穴之间,道路狭窄,蜿蜒曲折,盘旋于岩石缝隙之中,形象地描绘了登山的不易。
“逾时攀险绝,早已惊衰谢”表达了诗人面对险峻山路时的紧张与疲惫,时间的流逝和体力的消耗使得他感到身心俱疲。
“树古岩就穿,楼高云许藉”描绘了山顶的景象,古老的树木穿插于岩石之间,高楼耸立,云层仿佛可以触手可及,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一尽巅崖趣,旋从别径下”表示诗人尽情享受了山顶的乐趣后,又从另一条小径返回,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探索。
“落木响萧骚,寒潮势奔泻”描绘了下山途中,落叶在风中飘舞,发出萧瑟的声音,寒冷的江水汹涌奔腾,渲染了一种凄清而又壮阔的气氛。
“欲归路非远,问渡风稍借”表明尽管归途不远,但需要借助渡船,表达了对自然界的依赖与和谐共存的关系。
最后,“可怜江上月,先我在茅舍”表达了诗人对江上月色的喜爱,以及对家中温馨生活的向往。通过“酌酒劝影形,嗒然坐清夜”,诗人以酒自慰,与自己的影子对话,享受着孤独中的宁静与清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探索,同时也反映了其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
三春花卉满州城,渠占风流第一名。
老杏酸寒誇锦绣,野梨乾强学瑶琼。
秾妆雨后频来看,尤物年深特地荣。
为是翰林亲手植,莫辞欢赏慰民情。
鉴蚀磨即明,水浑澄斯清。
杂然外滑销,道在虚中生。
达哉彭城公,养心浩无营。
一觉自复本,妙用皆随成。
性通儒佛间,大抵寂与诚。
云见非见故,执见流为情。
名堂虽取相,證实不證名。
文书每丛委,宾客兹逢迎。
二谛本无碍,安知堂虚盈。
优游寄真赏,接引开群盲。
登堂一开豁,洒然尘劳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