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懊恼(ào nǎo)的意思:指因为事情不如意、遭遇挫折或失望而感到烦恼和苦闷。
洞然(dò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境开朗,豁达无忧。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劫火(jié huǒ)的意思:指火灾、灾难。比喻危险、困境或灾祸。
君长(jūn zhǎng)的意思:主管或领导者
来意(lái yì)的意思:指来访的目的或意图。
马师(mǎ shī)的意思:指马术高超的马匹和马师。
毛头(máo tóu)的意思:指头发稀疏、稚嫩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年纪小、经验不足的人。
明眼(míng yǎn)的意思:指眼睛明亮,能看清事物;也指人聪明、机智。
起倒(qǐ dǎo)的意思:指事物的兴衰盛衰、起伏变化。
乾草(qián cǎo)的意思:指干燥的草,也比喻无用或不重要的事物。
水潦(shuǐ liáo)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汹涌澎湃的样子。
踏水(tà shuǐ)的意思:比喻行动不实际,只是虚幻地做事情。
一毛(yī máo)的意思:指极小的数量或价值,相当于一分钱。
愚夫(yú fū)的意思:指愚昧无知的丈夫,也用来形容愚蠢的男性。
明眼人(míng yǎn rén)的意思:指观察敏锐、见识深远、洞察事物本质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元善所作的《偈》。诗中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探讨了对事物认知的深度与广度。首句“君问西来意”,引出对话的开始,仿佛在询问某种深奥的道理或哲理。接着,“马师踏水潦”一句,以马师涉水过路的场景隐喻,暗示着追求真理或理解事物时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若认一毛头,何曾知起倒”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深入理解的重要性。如果仅仅抓住事物表面的一点,就自以为了解了全部,那实际上对事物的理解是肤浅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这里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对事物全面、深入认识的必要性。
“劫火才洞然,愚夫觅乾草”则运用了火灾的场景,比喻在面对困境或危机时,人们往往急切寻找解决之道,但有时却忽略了更为根本或有效的办法。这句诗提醒人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冷静思考,避免盲目行动。
最后,“宁知明眼人,为君长懊恼”表达了对真正洞察事物本质者的敬仰和对那些未能理解深层道理者的惋惜。这里的“明眼人”象征着那些能够深刻理解事物本质的人,他们或许会因为自己的洞察力而感到孤独或被误解,但正是这种洞察力使他们的见解更加宝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场景,探讨了对事物深入理解的重要性,以及在追求真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困惑。它鼓励读者保持谦逊,勇于探索,以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余庚辰午日尝有江上吟四首梁未央见而喜之辛巳夏午偕未央荡舟江上亦各有感焉归作七言绝句八首示予其词惋恻寄托幽远未可卒读灯下再咏辄赋如其数匪能和之聊识其意耳·其五
世间萧艾莫终朝,开到幽兰香不消。
不信大夫能有术,千人流泪万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