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女娲炼石补天得天字》
《女娲炼石补天得天字》全文
清 / 安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试问娲皇未出前,彼苍缺陷几何年。

讵开混沌完璧,直赖神功补天

石炼烘炉五色,磨经妙手得重旋。

何殊附会荒唐说,月可修成海可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彼苍(bǐ cāng)的意思:彼方的苍天,指远方的天空或者天上的神仙。

补天(bǔ tiān)的意思:补天指的是修补天空,比喻极其伟大的事业或壮举。

附会(fù huì)的意思:根据某种联系或暗示而联想到其他事物。

何殊(hé shū)的意思: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烘炉(hōng lú)的意思:指烘烤食物的炉子,比喻能够烘托气氛或提高某种效果的地方或人。

荒唐(huāng táng)的意思:荒唐指的是言行荒谬、荒诞可笑,毫无道理或合理性。

混沌(hùn dùn)的意思:混沌指的是事物杂乱无章、缺乏秩序的状态,也可以表示混乱、困惑或无序的局面。

几何(jǐ hé)的意思:指形状、图案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妙手(miào shǒu)的意思:指技艺高超、手法巧妙的人。

缺陷(quē xiàn)的意思:指物体或事物本身存在的缺点、不足之处。

神功(shén gōng)的意思:指超凡脱俗的技艺或非凡的功绩。

试问(shì wèn)的意思:用于引出问题或者表示询问的措辞

娲皇(wā huáng)的意思:指女性,特指女性的智慧和能力。

完璧(wán bì)的意思:完美无缺,形容物品或事物完整无损。

五色(wǔ sè)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闪烁夺目。

鉴赏

这首诗以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哲学思考与自然观照,展现出诗人对宇宙、时间以及人类创造力的深刻洞察。

首句“试问娲皇未出前,彼苍缺陷几何年”,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主题,将读者带入一个关于宇宙创世之初的遐想之中。这里,“彼苍”指的是天空或宇宙,通过询问“缺陷几何年”,诗人提出了关于宇宙完整性的疑问,暗示了对宇宙起源和结构的探索。

接下来的“讵开混沌无完璧,直赖神功善补天”,是对神话故事的直接引用,同时也蕴含着对自然修复力量的赞美。通过“混沌”这一概念,诗人探讨了宇宙形成之初的状态,而“神功善补天”则表达了对自然修复能力的敬畏与赞美。

“石炼烘炉融五色,磨经妙手得重旋”,这两句描绘了女娲炼石补天的过程,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创造与修复的美妙过程。通过“五色”和“重旋”的描述,诗人不仅赞美了色彩的丰富和变化,也隐喻了自然界中多样性和循环不息的生命力。

最后,“何殊附会荒唐说,月可修成海可填”,这两句以反问的形式,对那些试图通过人为手段改变自然规律的想法提出了质疑。诗人认为,自然界的平衡与和谐是不可轻易破坏的,任何试图违背自然法则的行为都是荒谬的。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思熟虑,强调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娲炼石补天神话的重新解读,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哲思,也传达了对自然、宇宙以及人类自身创造力的深刻认识和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安治
朝代:清

安治,字敬亭,号春园,清无锡人。邑庠生,著《欲焚草》。
猜你喜欢

素尚斋即景

萧萧落叶下亭皋,入牖峰棱瘦且高。

尽洗铅华归素尚,顿捐色相得真陶。

五三了可参幡盖,咫尺那须想濮濠。

结习由来未忘却,率因即景一摛毫。

(0)

新秋万寿山

花气宜过雨,梧风最引秋。

登高浑可望,遇胜亦因留。

绝顶本无暑,大田临有收。

居庸直北翠,伫待捷音邮。

(0)

昆明湖荷花词·其三

十里霞香荡桨过,花潭叶屿锦成窠。

绝胜越角将吴曲,未许妖姬斗绮罗。

(0)

长河舟行杂咏·其三

兰桡曲折过前川,镜里楼台宛若悬。

乐善园中松好在,龙鳞待抚又经年。

(0)

即事

自我入齐境,长途经逦迤。

箭直掌以平,扫除信劳止。

路旁百步间,乾土堆垒垒。

借问此何为,云以备泥滓。

笑谓春雨艰,宁有作泞理。

惟应虑扬尘,贮水供洒耳。

灵岳肤寸合,崇朝遍千里。亦未致渐车,埃?则无矣。

五日又作霖,优渥胜先是。

朝来命驾行,殊觉涉波已。

以土藉涂淀,马不劳策箠。

始知豫立意,更悟用材指。

陶侃藏木屑,愧吾未及此。

(0)

命免直?山东所过州县今年田赋十分之三并成口号

计里修除虽受直,常供还免十之三。

长官纵自清操凛,需索应防吏役贪。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