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知 遇 宋 /华 岳 淮 阴 西 汉 一 英 雄 ,史 氏 持 衡 论 亦 工 。不 向 追 亡 羡 萧 相 ,却 于 援 死 著 滕 公 。岂 知 并 绩 三 人 杰 ,皆 自 当 时 一 语 功 。后 世 人 材 自 戕 贼 ,炎 凉 安 得 古 人 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持衡(chí héng)的意思:保持平衡、公正。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后世(hòu shì)的意思:指将来的世代或后代。
人杰(rén jié)的意思:人才出众,杰出的人物。
人风(rén fēng)的意思:指人们的风气和态度。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史氏(shǐ shì)的意思:指历史上具有卓越成就或影响力的人物。
西汉(xī hàn)的意思:指西汉朝代,也用来形容古代的辉煌盛世。
萧相(xiāo xi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憔悴,面色苍白。
炎凉(yán liáng)的意思:炎凉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为炎热和凉爽。它可以形容天气,也可以形容人的心情或情感。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戕贼(qiāng zéi)的意思:指消灭贼寇,铲除害人之徒。
追亡(zhuī wáng)的意思:指追悼死者,表达对逝去者的思念和哀悼之情。
自戕(zì qiāng)的意思:自我杀害
自当(zì dāng)的意思:应该,理应
- 注释
- 淮阴:地名,指淮阴侯韩信的故乡。
史氏:指历史学家或史书。
萧相:萧何,汉初丞相,以追捕逃亡者闻名。
滕公:滕公夏侯婴,曾救过刘邦,被封为滕侯。
并绩:共同的业绩,指三位人物的成就。
一语功:关键性的话语或决策带来的成功。
人材自戕贼:后世人才自我毁灭,指道德沦丧。
炎凉:世态炎凉,形容人心冷漠,缺乏古人的公正无私。
- 翻译
- 淮阴城曾有一位西汉的英雄,史家对他的评价也非常公正。
他并不羡慕萧何追捕逃亡的功绩,反而赞扬滕公在救援危难中的英勇行为。
谁能料到,他们三人都是杰出的人物,全靠当时的那一句话成就了他们的名声。
后世的人才自我毁灭,哪里还能有古人的高尚情操和公正风气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才子,对他们的英勇事迹和才华给予高度评价。开篇即点明淮阴之战中的西汉英雄,史家在评述历史时也显示出其高超的功力。接下来的两句表达诗人对古人不羡慕过去,不追求虚名,只是为了救死扶伤而英勇奋斗的赞赏。
“岂知并绩三人杰,皆自当时一语功。”这一句中,“三人杰”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些杰出人物,他们的卓越才能仅凭一言一行便能彰显。这里诗人通过对古人的肯定,强调了才华和勇气在特定时刻能够产生巨大影响。
最后两句“后世人材自戕贼,炎凉安得古人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后世人才的失望之情。他们或许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反而在各自的位置上自我毁灭。而“炎凉”一词,在这里可能用来形容世事变迁、冷暖不一的环境。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更加强调了古人的风骨难以企及。
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英雄和才子的怀念,以及对于后世人才不能复兴古人风采的叹息。诗中的意境深远,语言凝练,体现出了作者华岳在宋代的文学造诣和历史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