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病所从来,治之药乃应。
河徒忽夺淮,淮弱而河盛。
下流无路行,东遏必西迸。
疮平毒未消,堡闭盗犹横。
河徙时未久,淮流尚争雄。
淮主河乃客,主壮客不攻。
用清以刷浊,当年策诚工。
淮今仅一线,河涨犹难容。
淤沙积成土,不浚焉得通?
堤成倘蚁漏,金钱掷波中。
悉病所从来,治之药乃应。
河徒忽夺淮,淮弱而河盛。
下流无路行,东遏必西迸。
疮平毒未消,堡闭盗犹横。
河徙时未久,淮流尚争雄。
淮主河乃客,主壮客不攻。
用清以刷浊,当年策诚工。
淮今仅一线,河涨犹难容。
淤沙积成土,不浚焉得通?
堤成倘蚁漏,金钱掷波中。
《河堤》【清·潘耒】良医视病人,察脉审其证。悉病所从来,治之药乃应。浊河本北流,清淮自南亘。河徒忽夺淮,淮弱而河盛。一石八斗泥,壅碍入海径。倒灌淮上流,湖于可涉胫。埂堰始冲决,淮南受其病。塞决固治标,要须遂其性。下流无路行,东遏必西迸。疮平毒未消,堡闭盗犹横。旁观方忧危,当局莫予圣。治河近称善,吾宗老司空。河徙时未久,淮流尚争雄。海口虽停沙,可以水力冲。淮主河乃客,主壮客不攻。用清以刷浊,当年策诚工。淮今仅一线,河涨犹难容。淤沙积成土,不浚焉得通?古方治今病,和缓技亦穷。疏瀹费虽多,尺寸皆有功。堤成倘蚁漏,金钱掷波中。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1267c719c053980583.html
八斗(bā dǒu)的意思:形容能力非常高强,出类拔萃。
病人(bìng rén)的意思:指生病的人或患有某种疾病的人。
察脉(chá mài)的意思:通过触摸人体脉搏来判断身体健康状况。
尺寸(chǐ cùn)的意思:形容大小、长短、高低等方面的范围或度量。
冲决(chōng jué)的意思:突破障碍,冲破限制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当局(dāng jú)的意思:指当事人对问题或局势无法做出正确判断,迷失方向。
倒灌(dào guàn)的意思:指水从上往下倒灌,形容水势迅猛。
古方(gǔ fāng)的意思:古老的方法或方案
海口(hǎi kǒu)的意思:指人说话时故意不把话说完整,让人猜测其意思。
和缓(hé huǎn)的意思:指态度温和、言辞柔和,不激烈、不激动。
淮南(huái nán)的意思:指淮河以南地区,也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者某个团体的位置或地域范围。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良医(liáng yī)的意思:指医术高明、有才能的医生。
旁观(páng guān)的意思:指不直接参与某种活动或局势,只是旁边观察或观看。
清淮(qīng huái)的意思:指清澈明亮的水,比喻人的心地纯洁无私。
上流(shàng liú)的意思:指社会地位高、权势显赫的人群。
疏瀹(shū yuè)的意思:形容事物清理整齐,井然有序。
水力(shuǐ lì)的意思:指水的力量,也比喻人力量强大。
司空(sī kōng)的意思:司空表示常见、平凡、普通的意思。
所从(suǒ cóng)的意思:指随从、从属的人。
未消(wèi xiāo)的意思:未消指尚未消失或结束,还在持续进行中。
吾宗(wú zōng)的意思:指自己的门派、宗派或学派。
下流(xià liú)的意思:指言行卑鄙下流,品德低劣,毫无廉耻。
须遂(xū suì)的意思:必须立即完成某事
要须(yào xū)的意思:必须;一定要
一线(yī xiàn)的意思:表示极为微弱或微小的差距或界限。
壅碍(yōng ài)的意思:指阻塞、堵塞、阻碍。
忧危(yōu wēi)的意思:忧虑和危险。
有功(yǒu gōng)的意思:指有所作为或有所贡献而受到赞扬或奖励。
予圣(yǔ shèng)的意思:赐予圣德或成为圣人。
争雄(zhēng xióng)的意思:争夺权力或地位,力争成为最强者
治标(zhì biāo)的意思:指解决问题时只着眼于表面的现象和症状,而忽视了问题的根本原因。
浊河(zhuó hé)的意思:指水流浑浊、不清澈。
宗老(zōng lǎo)的意思:指家族中年纪最长的人,也可用来形容某个领域的权威人士。
此诗《河堤》由清代诗人潘耒所作,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与描绘,展现了治理黄河与淮河关系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首句“良医视病人,察脉审其证”,以医者诊病为喻,强调了了解问题本质的重要性。接着“悉病所从来,治之药乃应”进一步阐述了对症下药的道理,引出治理黄河与淮河关系的难题。
“浊河本北流,清淮自南亘。河徒忽夺淮,淮弱而河盛。”描述了黄河与淮河自然流动的状态,以及黄河突然改变流向,导致淮河承受巨大压力的情景。这一部分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观比喻,展现了地理环境变化对河流系统的影响。
“一石八斗泥,壅碍入海径。倒灌淮上流,湖于可涉胫。”描绘了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形成阻碍,导致淮河水量增加,甚至影响到湖泊的正常状态。这一段通过具体数字和形象的场景,展示了黄河泥沙对淮河生态的破坏。
“埂堰始冲决,淮南受其病。塞决固治标,要须遂其性。”指出治理黄河与淮河关系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采取临时措施。这里强调了理解并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下流无路行,东遏必西迸。疮平毒未消,堡闭盗犹横。”描述了黄河改道后,淮河下游面临的新问题,以及治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旁观方忧危,当局莫予圣。治河近称善,吾宗老司空。”表达了外界对治理工作的担忧,以及当局在治理过程中的努力和尝试。这里也暗含了对治理策略和方法的反思。
“河徙时未久,淮流尚争雄。海口虽停沙,可以水力冲。淮主河乃客,主壮客不攻。”进一步探讨了黄河与淮河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如何利用水力资源进行治理。
“用清以刷浊,当年策诚工。淮今仅一线,河涨犹难容。”强调了通过清淤等手段改善河流状况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当前治理成果的局限性。
“淤沙积成土,不浚焉得通?古方治今病,和缓技亦穷。疏瀹费虽多,尺寸皆有功。堤成倘蚁漏,金钱掷波中。”总结了治理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成本,以及对传统方法的反思,强调了治理工作需要持续投入和创新。
整首诗通过对黄河与淮河关系的描绘和分析,反映了古代治水智慧与现代水利工程的挑战,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乡树江淮接,军筹岁月深。
从公虽尽力,当路少知音。
赋命休重问,离觞且满斟。
君言鹏与鴳,何者是飞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