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中秋思八首·其一》
《病中秋思八首·其一》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闲对江枫诵楚骚病容秋色偶相遭。

一身萎薾同衰叶,双鬓稀疏似毨毛。

衣冠巳禠甘牛马文字终捐是粕糟。

但使尽空诸所有不妨一醉笑如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病容(bìng róng)的意思:指病人因病而显现出来的容貌。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楚骚(chǔ sāo)的意思:楚骚是指楚辞中的艰深辞章,也泛指辞章中的华丽辞藻。

牛马(niú mǎ)的意思:指牛和马,代表勤劳和辛勤努力的精神。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所有(suǒ yǒu)的意思:包含一切事物,涵盖全部范围

萎薾(wěi ěr)的意思:形容植物因缺乏水分而失去生机,也用来比喻人的精神萎靡不振。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稀疏(xī shū)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间隔或分布不密集,稀少。也可指人群稀疏,人口稀少。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中在秋天的江边,面对枫叶和《楚辞》的沉思与感慨。首句“闲对江枫诵楚骚”,诗人以一种悠闲的姿态,面对着江边的枫树,吟诵着《楚辞》,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接着,“病容秋色偶相遭”一句,将诗人病态的脸庞与秋天的景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深邃的氛围。

“一身萎薾同衰叶,双鬓稀疏似毨毛”两句,诗人以自身病弱的身体和稀疏的鬓发,比喻为枯萎的树叶和稀疏的毨毛,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衰老的无奈。“衣冠已禠甘牛马,文字终捐是粕糟”则进一步抒发了对世事无常、理想破灭的感慨,诗人甘愿像牛马一样生活,文字也如同糟粕一般被抛弃,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坚守。

最后,“但使尽空诸所有,不妨一醉笑如陶”两句,诗人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乐观的态度,通过饮酒来排解忧愁,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如同东晋诗人陶渊明一般。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赠小江黄宪副入闽便道省母

琴书千里一轻舠,岭海澄清仰豸袍。

苍柏影摇南国远,绛榴花丽北堂高。

履逢圯下机方秘,诗到涪中句转豪。

榜上宗盟予负我,谩随耆旧拜旌旄。

(0)

次韵高吾园亭杂咏四首·其三

千年玄鹤首如瓜,一到桃川古水涯。

已籍白云裁白苧,怪传黄帕走黄麻。

(0)

四月八日涪陵舟中读东坡食荔枝诗戏和一首

我生不及曹溪卢,一定与岁终荣枯。

西游两月数千里,耳目总被江山驱。

家林忽忆荔枝节,洒若瑞露浇尘肤。

青堤翠浦少隙地,绣幔不屑围名姝。

筠笼首荐四月八,光价未便倾坤隅。

天浆异种熟壮夏,水晶火齐难精粗。

涪翁误赏廖家䋏,恰似江芡誇蠙珠。

福州胜画亦足味,敢与进奉争芳腴。

东坡日啖三百颗,齿颊肯挂松江鲈。

荔仙亭上赋归去,炎云烂熳沧洲图。

(0)

次韵答维新鱼洞别后见怀

春流聊爱泛连漪,莫浪风声拟四其。

乘传物华貂袖短,入山家累鹿车迟。

灯花对我参横夜,玉树依君岁晚时。

巴峡荆门天共远,独应江汉附深期。

(0)

白帝城

还从三峡控三巴,万丈丹梯袅袅斜。

初日岗峦开警跸,他年风雨隐悲笳。

锦江水到鱼龙迥,赤甲春深草木华。

可惜不稽天下士,暮砧犹自野人家。

(0)

郢中和坡山元日之赠

玑衡昨夜纪星回,椒颂今朝掌上杯。

立马江峰无雁过,寄梅山驿有人来。

谩占蜡炬闻佳语,欲倩春风拂素埃。

衰鬓剧知孤节钺,郢中犹遣一帆开。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