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照(bù zhào)的意思:不遵守规定或不按照常规行事。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长吁(cháng xū)的意思:长时间的叹息或长长的呼吸。
蜩蝉(tiáo chán)的意思:蜩蝉是一种昆虫,常用来比喻虚有其表、只会作秀而无真本领的人。
明晦(míng huì)的意思:明亮和暗淡交替出现,形容事物的光明和阴暗相对。
秋日(qiū rì)的意思:指秋天的日子,也可引申为秋天的景色或氛围。
衰草(shuāi cǎo)的意思:指衰弱无力的人或事物。
所怀(suǒ huái)的意思:心中所怀的想法、愿望或目标。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脱叶(tuō yè)的意思:脱叶是指树木在秋季将叶子脱落,也比喻人们摆脱束缚、解脱困境。
志士(zhì shì)的意思:指有志向、有抱负的人,特指愿意为国家或社会事业奋斗的人。
自明(zì míng)的意思:自然明白,不需要解释或说明。
- 翻译
- 秋天的阳光不再普照天空,秋云自己控制着明暗的变化。
树叶凋零,落在枯黄的草地上,蝉鸣的声音也渐渐消退了。
大自然的季节轮回已完成,但草木仍然显得哀怨憔悴。
有志之士感触于内心的情感,深深地叹气,流下了清冷的眼泪。
- 注释
- 秋日:指秋季。
照:照射。
天:天空。
秋云:秋天的云彩。
明晦:明亮和阴暗。
脱叶:落叶。
衰草:枯黄的草。
蜩蝉:蝉。
事今退:此时已退去。
天地功:自然界的季节更替。
方成:刚刚完成。
草木:植物。
怨悴:哀怨憔悴。
志士:有志之人。
所怀:内心的情感。
长吁:深深叹息。
清泪:清冷的眼泪。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事物更新换代的感慨。开篇“秋日不照天,秋云自明晦”两句,设定了整个秋季的氛围,阳光被厚重的云层遮蔽,显得昏黯而不明亮。这是对自然界变化的一种描绘,也预示着诗人内心情感的阴郁。
“脱叶下衰草,蜩蝉事今退”继续深化秋天的意象。树叶纷纷落下,覆盖在渐渐凋零的草丛之上,而昆虫们的鸣叫声也逐渐减弱,似乎一切生机都在秋风中悄然远去。这不仅是自然界的景象,更是诗人心境的一个写照。
“天地功方成,草木犹怨悴”两句则更深了一层。这里的“天地功方成”可能指的是大自然在秋季完成了它的使命,即便是收获的时节;而“草木犹怨悴”则表达了植物在经历过生长、繁殖后,面临凋零的悲凉。这种对生命循环的感慨,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界不可抗拒规律的无奈和哀愁。
最后,“志士感所怀,长吁下清泪”则是诗人的直接抒情。在这样的秋天里,诗人作为有理想抱负的人(志士),对周遭的一切变化感到深深的感触,不禁潸然泪下。这里的“清泪”不仅是眼泪,也象征着纯洁而又深沉的情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迁和生命循环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无常之感。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成就的秋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何若谷寒食燕集
雨过江城绝点尘,清明佳节正千门。
舞香扑坐花新戴,歌响盘云曲旋翻。
几欲为春留日驭,直须同俗醉衢樽。
因思老氏登台乐,若此斯民未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