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至后三日三首·其一》
《冬至后三日三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寒暑添线衲,朝晡折足铛。

何劳荣辱便是平生

理自阴阳运,吾宁口舌争。

深居玩吾宝,不遗世人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便是(bià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一旦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就不再有其他变化。

朝晡(cháo bū)的意思:指早晨的时候。

何劳(hé láo)的意思:表示不必费力、无需劳累,也可用于委婉地表示不必为他人操心或劳心。

口舌(kǒu shé)的意思:口舌指的是争吵、争执、争论等口头争吵的行为。

劳问(láo wèn)的意思:费心思考、费力思索。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荣辱(róng rǔ)的意思:指荣誉和耻辱,表示对个人或集体的光荣和耻辱之情感。

深居(shēn jū)的意思:指一个人长期隐藏在深处,不愿外出或参与社交活动。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添线(tiān xiàn)的意思:指在织物上加上一根线,比喻对已经完好无缺的事物再做无谓的增补,反而可能破坏原有的美好。

阴阳(yīn yáng)的意思: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阴指阴暗、负面、 passivity;阳指明亮、积极、活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折足(zhé zú)的意思:指因为行走过多而脚步疲惫,不能再继续前进的状态。

折足铛(zhé zú chēng)的意思:形容走路蹒跚、腿脚不便。

翻译
冬夏缝补衣物,早晚烧热水器
何必关心荣辱,这样度过一生已足够
道理源于天地运行,我岂能徒费口舌争论
深居简出享受生活,珍视我的财富,不被世人轻易看轻
注释
寒暑:冬夏。
添线衲:缝补衣物。
朝晡:早晚。
折足铛:烧热水器。
何劳:何必。
荣辱:荣耀与耻辱。
了平生:度过一生。
理自:道理源于。
阴阳运:天地运行。
吾宁:我宁愿。
口舌争:口舌之争。
深居:深居简出。
玩吾宝:享受生活。
遗:被。
世人轻:世人轻易看轻。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利禄的超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珍视与满足。

"寒暑添线衲,朝晡折足铛" 这两句通过对比冷暖变化和日光移动的情况,形象地描绘了隐逸者在家中度过四季的平淡生活。"何劳问荣辱,便是了平生" 表明诗人对名誉与否定之事并不关心,因为他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理自阴阳运,吾宁口舌争" 这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顺应态度,以及对于不必要言语争辩的漠视。"深居玩吾宝,不遗世人轻" 强调了隐逸者的内心世界是其最珍贵的资产,并非为了世人的认可而活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时间流逝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与超脱的心境。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禅人写真求赞·其十六

面瘦颊凸,眉棱眼深。默亡所住,妙在而今。

鳞潜寒水,鹤梦月林。

应声应色分身也,拍手家家观世音。

(0)

偈十首·其五

牢笼不肯住,呼唤不回头。

古圣不安排,至今无处所。

(0)

證道歌·其三十七

六般神通空不空,眼耳鼻舌身意同。

无皮鼓子教谁打,古今分付与雷公。

(0)

清溪鹭

清溪双白鹭,其羽可为仪。

洁白乃如此,那肯居洿池。

志士慎厥身,浊世难絷羁。

钟鼎或愆义,宁贱而长饥。

贪夫昧所从,得养非攸宜。

犹鸱啄腐鼠,此鸟能笑之。

(0)

桐庐县

潇洒桐庐县,名闻汉代馀。

民风尚耕钓,土物富薪蔬。

江水连衢港,云山带越墟。

终期置茅屋,邻近钓台居。

(0)

柴门

柴门虽设不曾关,时有忘机客往还。

风送钓舟来北渚,雨催樵子下西山。

生前富贵何劳美,身后声名亦是閒。

万虑消除心自在,从教人道我疏顽。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