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虽有舌吾安用,贫到无锥乐更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岁(bǎi suì)的意思:形容人长寿,活到一百岁。
朝日(cháo rì)的意思:早上的太阳,比喻新时代的光明和希望。
春宵(chūn xiāo)的意思:春天的夜晚
多思(duō sī)的意思:指一个人思考问题时思虑周密,考虑全面。
更深(gēng shēn)的意思:更加深入或更加深厚。
画史(huà shǐ)的意思:指把历史书写得极为生动、详尽。
化蝶(huà dié)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变化中获得新生,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美丽。
苦心(kǔ xīn)的意思:用心艰苦,努力费心。
来今(lái jīn)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或程度。
鸣禽(míng qín)的意思:指鸟类在清晨或黄昏时发出的鸣叫声。
岂必(qǐ bì)的意思:用于反问,表示事情并非一定如此。
去来(qù lái)的意思:指人来去的动作或事物的往来。
三竿(sān gān)的意思:形容酒量极大。
少壮(shào zhuàng)的意思:年轻时不努力,到老年只能感到悲伤和遗憾。
先手(xiān shǒu)的意思:指在竞争、战斗等中,先行动、先出招、先占据有利地位。
一枕(yī zhěn)的意思:一夜之间
去来今(qù lái jīn)的意思:指过去和现在的事物或情况,表示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变化。
- 注释
- 困:贫困。
虽:即使。
舌:舌头。
吾:我。
安用:又能怎样。
百岁:一生。
难逃:难以避免。
少壮:青春。
老:老去。
多思:过多思考。
去来今:过去和未来。
弈秋:古代著名的棋手。
岂必:不一定。
长先手:总是领先。
画史:画师的历史。
苦心:辛劳的心。
一枕:一夜。
春宵:春天的夜晚。
化蝶:化为蝴蝶。
三竿:三根竹竿的高度,用来形容早晨。
朝日:朝阳。
鸣禽:鸣叫的鸟儿。
- 翻译
- 即使我有舌头又能怎样,贫困使我更觉快乐深沉。
纵然活过百年也难逃青春老去,过多思考对过去未来并无益处。
弈秋不一定总是领先者,画师的辛劳又有几人知晓。
一夜春宵如梦化作蝴蝶,清晨三竿阳光鸟儿又开始鸣叫。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困顿中保持乐观态度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自嘲“困虽有舌吾安用”,表现出在贫穷困境中的超然心态,尽管没有能力改变现状,但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快乐。"贫到无锥乐更深"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精神状态。
接着,“百岁难逃少壮老,多思何益去来今”两句,从生命的角度出发,反思时间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表达了对未来和过去过多思考无益的豁达观点。诗人鼓励自己要活在当下,不必为无法改变的事实而纠结。
“弈秋岂必长先手,画史谁知独苦心”两句,则是诗人借用弈(围棋)和画史的比喻,表达了个人才华与努力不被世人理解的感慨。即使是在秋天这样一个收获的时候,也可能无法如愿地展现自己的才能,而这个过程中所承受的心灵苦楚,只有自己明白。
最后两句“一枕春宵方化蝶,三竿朝日又鸣禽”则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一夜之间,春天的阳光温暖中,一只蛾已变成蝴蝶;清晨的三点钟,鸟儿们开始歌唱。这些生动的自然画面,象征着生命力的旺盛和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的自我解读与对生命哲理的深刻领悟,展现了诗人超脱于世俗纷争之外、达观于自然之中的高远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