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辽西作》
《辽西作》全文
唐 / 崔颢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燕郊芳岁晚,残雪边城

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胡人牧马汉将征兵

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

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áo西zuò
táng / cuīhào

yànjiāofāngsuìwǎncánxuědòngbiānchéng

yuèqīngcǎoliáoyángchūnshuǐshēng

rénzhènghànjiāngzhēngbīng

zhòngbǎodāo湿shīshājīnmíng

hánzhùjìnchūnshuíchéng

luòyáng使shǐwèichuánbiānsāiqí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边塞(biān sài)的意思:边塞是指国家边疆地区,特指边境地区。

边城(biān chéng)的意思:指边远的城市或地区,也可以指边境地区。

残雪(cán xuě)的意思:指残余的雪,比喻事物的残余或遗留。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春服(chūn fú)的意思:指春天穿的衣服,比喻物品或事物的更新换代。

芳岁(fāng suì)的意思:指美好的年华,形容年轻时充满芬芳和美好。

汉将(hàn jiāng)的意思:指勇猛的将领,有时也用来形容英勇的士兵。

胡人(hú rén)的意思:指没有文化修养、粗鲁无礼的人。

寄语(jì yǔ)的意思:寄语指的是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的祝福、忠告或叮嘱。

金鼓(jīn gǔ)的意思:形容喜庆、热烈的氛围或场合。

辽阳(liáo yáng)的意思:形容言语辞令犀利,能言善辩。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牧马(mù mǎ)的意思:指驱使马匹,比喻引导、管理或掌握人群。

青草(qīng cǎo)的意思:指年轻人或者未经世事的人。

人正(rén zhèng)的意思:指人品正直、品德高尚。

阳春(yáng chūn)的意思:指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

征兵(zhēng bīng)的意思:招募士兵,进行军事征兵

重宝(zhòng bǎo)的意思:指珍贵的宝物或重要的财富。

注释
燕郊:指辽西。
辽西地区为战国时期燕国边区,故称。
芳岁:即百花盛开的季节,指春季。
残雪:残存的积雪。
合:即长满,遍布。
辽阳:指辽水北岸地区。
春水生:指四月份辽水上游地区积雪融化,形成辽河的春汛。
胡人:指奚、契丹、靺鞨等少数民族。
日:即天天。
沙虚:指沙土不结实。
金鼓:即四金和六鼓,四金指錞﹑镯﹑铙﹑铎。
六鼓指雷鼓﹑灵鼓﹑路鼓﹑鼖鼓﹑鼛鼓﹑晋鼓。
一作“金甲”。
春服:春日穿的衣服。
与谁成:又一作“谁与成”。
洛阳使:指前往洛阳的使者。
边塞:一作“边戍”。
翻译
燕郊大地,芳草鲜美的季节快要过去;边城之中,仍然残存着点点积雪。
阳春四月,青青的野草遍布四野;辽水的北岸,积雪融化,涨起了春汛。
关外胡人正在放养战马,关内汉家将日日征兵。
露水凝重,把将士的宝刀打湿了;沙土松虚,军队的金鼓呜呜作鸣。
戍卒们冬天的寒衣已经穿烂,可是这时春天的服装还没有谁给他们做成。
转告前往洛阳的使者,请你传达一下这边塞的艰苦情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末夏初的 辽东边塞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事活动的细腻刻画,表达了作者对边疆生活的感受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 这两句以冷峻的笔触勾勒出季节更替与自然景观的苍凉之美,"燕郊"指燕地一带,"芳岁晚"意味着春天即将过去,而"残雪冻边城"则展现了北方边疆地区春末时分还未完全融化的雪和坚固的边塞。

接下来的"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描绘出初夏时节,自然界开始苏醒的景象。"四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春季的代表,而"青草合"则表现了大地回春的生机,"辽阳春水生"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生命力与活力的恢复。

而后面的"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徵兵。"则切入到了边疆生活中的民族交融与军事活动,"胡人"指的是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在春季开始放牧马匹;"汉将"则是唐朝将领,"日徵兵"显示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和边塞的不安定。

"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这些描写增添了一份军事活动的紧迫感。"露重"意味着夜晚的露水很重,而"宝刀"因露水而变得湿润;"沙虚"则是沙漠中的空旷,而"金鼓"在这片荒凉中发出鸣响,烘托出边塞军营生活的艰辛和紧张。

随后的"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夏季准备新衣的思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感,因为他无法与亲人共同庆祝这份时节更迭带来的温暖。

最后的"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则是诗人通过洛阳使者,表达了自己想要将边疆的思念和情感传递给远方亲人的愿望。这里的"洛阳使"可能是连接边塞与中原的一线生机。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更通过军事生活的刻画,展现了边疆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崔颢

崔颢
朝代:唐   籍贯:汴州(今河南开封市)   生辰:hào)(704—754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黄鹤楼》。
猜你喜欢

下山别在明徵甫

青山不忍别,况与故人违。

水上俄生雾,松间渐落晖。

宿云君借榻,涉涧我褰衣。

莫逐桃花去,听鸡入琐闱。

(0)

寒食前同童子鸣安茂卿僧普纪游郊外

懒出东郊路,因逢日稍暄。

暮云低古堞,流水避山门。

麦饭浇中野,尊醪贳近村。

因思故园梦,黄犊绕平原。

(0)

谒董子祠

英风怜马上,间世睹人文。

玄冕加繁露,青衿仰庆云。

诗书维汉鼎,柱石奠淮濆。

东阁多奇士,寥寥竟不闻。

(0)

官舍杂咏·其九

虽然称校理,笔研久生尘。

白虎多同异,金门自隐沦。

桂薪从度日,榆荚又残春。

斟酌浮生理,须寻漉酒人。

(0)

从化山水六咏·其一刘仙岩

羽驾今何往,丹梯迹尚存。

窌藏金粟暗,书积紫苔昏。

秋水沦妆镜,春风掩洞门。

空山人不见,白露湿兰荪。

(0)

送梁思伯游燕兼赴故人吴给事匡庐之约

梁生倜傥非凡俦,家世况乃平津侯。

前年束书走燕赵,布衣屡作金门游。

长安贵客竞迎致,生也拂袂仍丹丘。

归来二顷无负郭,茅屋秋风自萧索。

壶觞谁过仲长园,校雠空哂扬云阁。

翻然更作江湖游,知有心期在庐岳。

出门大笑谁绝群,浮云万里忽相踰。

鸿鹄从来羞燕雀,骅骝宁复顾辕驹。

江城贳酒与君别,美人当筵歌一阕。

南陌衣冠聚似云,东园桃李飞成雪。

丈夫此去岂长贫,嵂兀黄金可致身。

万国星躔环紫禁,五陵意气骄青春。

徐乐公车相待久,赋献河东未白首。

罗浮应有倦游人,书来更道相思否。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