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苏文忠遗像·其二》
《题苏文忠遗像·其二》全文
清 / 许南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吴越溪山兴未穷,白须萧散霜风

芒鞋竹杖轻软,春在先生履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须(bái xū)的意思:指年老的人。

履中(lǚ zhōng)的意思:指遵循中庸之道,行事稳重,不偏不倚。

芒鞋(máng xié)的意思:形容穷困潦倒,没有鞋子穿。

轻软(qīng ruǎn)的意思:指柔软轻盈,不沉重的状态或特征。

霜风(shuāng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风。

吴越(wú yuè)的意思: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争斗或竞争。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萧散(xiāo sàn)的意思:形容人们的生活或行为松散、不规律,没有秩序

越溪(yuè xī)的意思:越过溪流,比喻克服困难、突破障碍。

在先(zài xiān)的意思:在前面或先行。

杖履(zhàng lǚ)的意思:指老人的拐杖和鞋子,代指年老体弱。

竹杖(zhú zhàng)的意思:竹子制成的杖,比喻倚仗的事物或依靠的力量。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展现了对苏轼(苏文忠)遗像的深刻敬仰与缅怀之情。诗人许南英通过“吴越溪山兴未穷”这一句,巧妙地将苏轼的遗像置于江南山水之间,暗示了苏轼生前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后人对他的怀念之情。

“白须萧散满霜风”一句,形象地刻画了苏轼老迈的形象,白发苍苍,仿佛在凛冽的寒风中依然坚韧不拔,象征着苏轼虽历经沧桑,但精神依旧高洁。这种形象的描绘,不仅体现了苏轼个人的品格,也寄托了诗人对先贤的崇敬与追思。

“芒鞋竹杖自轻软,春在先生杖履中”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苏轼出行时所穿的芒鞋和竹杖为载体,暗示了苏轼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寓意着苏轼的精神如同春天一般,充满生机与活力,能够跨越时空,影响着后世。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苏轼文学成就与人格魅力的深刻认同,认为苏轼的精神如同春日般温暖人心,给予人们无尽的启示与鼓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苏轼遗像的描绘,以及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这位伟大文学家的深切敬仰与怀念,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即苏轼的精神与作品将永远照亮后人的前行之路。

作者介绍
许南英

许南英
朝代:清

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是台湾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是台湾安平人,号蕴白,别号“窥园主人”和“留发头陀”。台湾安平,也就是今天的台南市。许南英作为台湾历史上第二十五位进士,他的一生浓缩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种种际遇。他遭遇国土沦丧之痛,切身体会清朝官场的腐朽,也亲身经历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他的命运与时代紧紧相连,手中的笔也时时捕捉时代的脉搏。他留下的诗集《窥园留草》记录了时代的方方面面。
猜你喜欢

赠徐章甫大理

明时廷尉选,佳胜复留都。

湖水清官舍,山城入画图。

平反三岁在,幽赏四时俱。

不见歌为政,人今满路衢。

(0)

西屏诗二首为馆人叶直夫赋直夫卜居宣武坊北门对西山以西屏自号也·其二

胜绝城西路,昨来始一过。

山空泉自响,湖迥芰应多。

望极凭云阁,寻幽到石窝。

早知为地主,好与共鸣珂。

(0)

腊月立春感怀次梁南皋韵三首·其二

粤城歌吹晓纷纷,隐几萧条实饱闻。

生菜又从年里见,彩花曾向御前分。

有情北雁随迟日,无赖西郊自密云。

最羡梁鸿诗律好,五噫何事怅离群。

(0)

三江毛尚书致仕归姑苏留别次韵

笑别鹓行问鹤田,归来林壑故依然。

月明震泽秋应早,柳映阊门地亦偏。

黄阁未曾登扈圣,青山相对更怀贤。

东曹此日情何限,目断冥鸿在远天。

(0)

郊祀斋居大兴隆寺与懋贤举之绳武三太史同赋二首得旗字·其二

璧月彤云澹不移,竹房花影正离离。

僧来秖觉钟磬响,院静不知更漏迟。

都荔有香浮剑舄,穗杨无力拂旌旗。

夜寒银棨巡金钥,吟望圆丘有所思。

(0)

次韵梁应房园居四首·其三

水上谁家月,山中几度薇。

坐怜秋色半,吟待莫禽归。

风定松声合,云深竹径微。

相过吾所愿,疲病兴如飞。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