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秋虽一照,一照复还尘。
初商忽云至,暂得奉衣巾。
本相(běn xiàng)的意思:指事物的本来面目或真实状态。
不照(bù zhào)的意思:不遵守规定或不按照常规行事。
点画(diǎn huà)的意思:指细微、琐碎的工作。
复还(fù huán)的意思:还回去,归还。
河津(hé jīn)的意思:指过河或渡河的地方,也用来比喻事情的关键或转折点。
红妆(hóng zhuāng)的意思:指女子妆扮得体,容貌美丽动人。
居人(jū rén)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个地方居住、生活。
离居(lí jū)的意思:指夫妻分居或家庭成员分离的情况。
明镜(míng jìng)的意思:明亮的镜子,比喻能够真实地反映事物本质的事物。
蓬首(péng shǒu)的意思:头发散乱,像蓬松一样。
如新(rú xīn)的意思:像新的一样,状态如初。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施衿(shī jīn)的意思:指人们互相帮助、互相补助。
相亲(xiāng qīn)的意思:指两个陌生人相互认识、交往,尤指为了结婚而相互了解。
阳春(yáng chūn)的意思:指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
衣巾(yī jīn)的意思:指衣带和巾帕,比喻亲密的关系。
奉衣巾(fèng yī jīn)的意思:指人们对待衣物的态度应该谨慎,不能随意乱扔或滥用。
这首诗描绘了织女对牵牛的思念之情。开篇"红妆与明镜,二物本相亲"即点出了女性化妆时对镜子的依赖,以及这种依赖如同她与远方牵牛的情感一样不可或缺。
"用持施点画,不照离居人"一句则表达了织女在日常的打扮过程中,虽然使用着镜子和化妆品,却无法借此消除内心对远方伴侣的思念。这里的“不照”并非指不使用镜子,而是即便照了镜子,也无法带来温暖,只能感受到孤独与冷清。
"往秋虽一照,一照复还尘"这两句诗则透露出织女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这种回忆如何迅速被现实中的孤寂所代替。“一照”指的是偶尔的一瞥,而“还尘”则是比喻着美好的记忆最终还是会随风逝去,无法长久。
"尘生不复拂,蓬首对河津"这两句表达了织女心中的哀愁,她已无力再去清理那些灰尘(即生活的烦恼),只能孤独地站在河边(河津)发呆。这里的“蓬首”形象强烈,传递出一种无助与沮丧。
"冬夜寒如此,宁遽道阳春"则是织女在严冷的冬夜感慨万千,她无法将这般寒冷比作温暖的春日,这里“宁遽”表达了一种绝望的情绪。
最后两句"初商忽云至,暂得奉衣巾。施衿已成故,每聚忽如新"则是对织女与牵牛偶尔相见时那份珍贵的记忆。她在短暂的相聚中接受了来自爱人的衣物(这里指的是某种礼物或信物),这种温馨的瞬间虽已成为过往,但每次回想起来,仍旧如同初遇一样充满新鲜感。
整首诗通过织女对化妆、镜子以及与牵牛相聚时的点滴记忆,展现了她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以及对于爱情的无奈与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