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壁磬材如黑玉,岁久取多岸为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鹘拳(hú quán)的意思:鹘拳是指鹘鸟的拳法,比喻轻灵敏捷、矫健有力的拳法。
何从(hé cóng)的意思:表示不知道从何处选择、决定或行动。
空花(kōng huā)的意思:虚假的美好外表
揽取(lǎn qǔ)的意思:指全力争取、抓住机会,尽力获取或掌握。
帘外(lián wài)的意思:指事物的外部或边缘。
灵壁(líng bì)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高超,能够超越常人。
森然(sēn rán)的意思:形容景物或气氛显得浓密、郁郁葱葱。
神机(shén jī)的意思:指智慧超群、计策高明的人或事物。
诗俊(shī jùn)的意思:形容人的才华出众,文采非凡。
殊形(shū xíng)的意思:形状、样子非常特殊或不同寻常。
霜鹘(shuāng hú)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天气。
水仙(shuǐ xiā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停手(tíng shǒu)的意思:停止行动或战斗
物象(wù xiàng)的意思: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习气(xí qì)的意思:指长期养成的习惯、性格或行为方式。
新诗(xīn shī)的意思:指创作于近代的诗歌形式,与古代诗歌形式相对。
心赏(xīn shǎng)的意思:心灵得到满足的赏赐或欣赏
行日(xíng rì)的意思:指一天的行程或活动。
岩壑(yán hè)的意思:指山谷之间的峡谷或深沟,也用来比喻困苦、艰险的处境。
要当(yào dāng)的意思:指有志向、有决心要成为某种角色或担任某种职务。
意态(yì tài)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神态、表情或态度所表达出的意思或情感。
援毫(yuán háo)的意思:用毫毛援助,形容微小的帮助或支持。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才邵所作,名为《灵壁石》。诗中以“灵壁石”为载体,展开对世间万物虚幻本质的深刻思考。诗人首先提出“坚脆殊形俱是幻,要当尽付空花观”,强调了世间事物的无常与虚幻,应当以空花之眼看待一切。接着,“其余空色两非真,习气从他不须断”进一步阐述了对空与色的辨析,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超越表面现象,洞察事物的本质。
随后,诗人转向对“灵壁石”的具体描绘:“灵壁磬材如黑玉,岁久取多岸为谷。”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灵壁石的珍贵与独特。紧接着,“问君何从得坚质,数尺嵚?心赏足。”表达了对灵壁石坚质的赞叹,以及对自然造物之美的欣赏。
在后半部分,诗人笔锋一转,以“新诗俊如霜鹘拳,揽取物象神机圆”描绘了创作新诗的过程,将诗歌比作捕捉万物神韵的艺术,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造的独到见解。“援毫一挥不停手,岩壑意态何森然。”则展示了诗人挥毫泼墨,笔走龙蛇的创作状态,以及作品中蕴含的深邃意境。
最后,“如闻驶舟行日近,不得随舟无少恨。”借用舟行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能亲临现场的遗憾。“夜敲清响哦新诗,定有水仙帘外听。”则预示着作品的流传与共鸣,仿佛连水仙也在帘外倾听,传递出诗作深远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深刻感悟,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绿阴亭自唐时有之到今五百年卢肇二三公题诗之后吟声寂寂久矣亭前古木不存绿阴之名殆成虚设今诗人李贾友山作尉于此实居此亭公事之暇与江山风景应接境因人胜见于吟笔多矣友人石屏戴复古访之相与周旋于亭上题四绝句以记曾来·其一
五百年前作此亭,亭前古木绿阴清。
而今古木无存者,赖有新亭系旧名。
水墨梅花
江海归来见似人,离披犹自少风尘。
何如淡月山庄夜,百幅清溪乱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