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拜起(bài qǐ)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在某种情况下突然出现或崛起。
百拜(bǎi bài)的意思:形容非常敬重、崇拜。
便是(bià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一旦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就不再有其他变化。
长策(cháng cè)的意思:指长远的计策或谋略。
初心(chū xīn)的意思:指最初的心愿、最初的目标或最初的信念。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光华(guāng huá)的意思:光彩耀眼的气质或光辉的光芒。
忽忽(hū hū)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轻松自在。
进取(jìn qǔ)的意思:积极主动地向前推进,努力进取,不甘于现状。
开右(kāi yòu)的意思:指不按规定的程序或顺序办事,随心所欲,不拘泥于传统或常规。
雷开(léi kāi)的意思:形容事情突然发生或突然出现,往往带有一定的惊讶和震撼之意。
立班(lì bān)的意思:指立即组织起来,形成一个集体或团队。
龙颜(lóng yán)的意思:指皇帝的威严和尊严。
披雪(pī xuě)的意思:穿过雪地。
起居(qǐ jū)的意思:指生活起居、日常生活。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千虑(qiān lǜ)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思虑周密,考虑问题非常细致。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求田(qiú tián)的意思:指农民劳动者为了自己的生计而耕种田地,含有辛勤劳动和勤奋致富的意思。
三道(sān dào)的意思:指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有三个不同的解决方法或途径。
升平(shē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没有战乱和动乱的状态。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岁华(suì huá)的意思:岁月的光景,指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无意(wú yì)的意思:没有意识到或没有目的地做某事,不经意的,无意识的。
胸臆(xiōng yì)的意思:指心中的意见、想法、感受。
雪照(xuě zhào)的意思:指雪花照射在物体上的光亮。
乙科(yǐ kē)的意思:乙科是一个表示科举考试中的第二等级的成语,意为考试中的第二名。它源自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用来形容在考试中取得第二名的人。
右掖(yòu yè)的意思:指位于皇帝右侧的亲信大臣或亲信朋友。也用来形容亲信权贵、宠臣。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雉尾(zhì wěi)的意思:雉尾是指雄性的雉鸟尾巴上的长羽毛,比喻人物或事物的末尾或最后一点。
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自足(zì zú)的意思:指自己满足于现状,不再追求更多的东西。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左右(zuǒ yòu)的意思:左右表示大致的范围或数量,也可以表示左边和右边。
- 鉴赏
此诗《清明日示弟侄》由宋代诗人唐庚所作,描绘了清明时节诗人与弟侄们聚会的情景,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学问、仕途的深思。
首联“岁华忽忽又清明,忆与诸生试集英”点明时令,清明节到来,诗人回忆起往昔与学子们一同参加考试的场景,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颔联“金锁掣雷开右掖,纻襕披雪照升平”描绘了考试时庄严肃穆的氛围,金色的锁链仿佛雷鸣般开启大门,学子们穿着纻襕(古代官员或士人的服饰)在雪地上行走,映照出一片太平景象,寓含着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
颈联“立班雉尾身疑梦,茂对龙颜目乍惊”进一步渲染了考试的庄严与紧张,雉尾(古代官服上的装饰)让诗人感觉自己仿佛置身梦境,面对皇帝的目光,心中不禁一惊,表达了对权力和权威的敬畏。尾联“百拜起居分左右,十年胸臆转纵横”则描述了考试结束后,众人按照礼仪向皇帝行礼的情景,十年的积累与思考在这一刻得到了展现。
后半部分“愧无长策裨千虑,敢昧初心苟一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虽然没有高妙的策略来解决千头万绪的问题,但不敢忘记最初的追求,即使只获得一个名次也心满意足。接着“三道岂能窥董傅,乙科今复愧匡衡”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董仲舒、匡衡,表达了自己在学问上的不足,虽有志于学术,却难以达到他们的高度。
最后两联“始吾进取恬无意,看汝光华便是荣。他日当求田二顷,杖藜自足过浮生”则是对未来的展望,诗人起初对功名利禄并无强烈欲望,现在看到弟侄们的光芒,感到自豪。他设想未来,希望能有一片自己的田地,手持藜杖,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以及对学问、仕途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