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收双宝剑,已失一飞黄。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伤 田 肃 秀 才 宋 /郑 獬 {
左 亻 右 动 }哭 遂 灭 性 ,谁 言 天 道 长 。未 收 双 宝 剑 ,已 失 一 飞 黄 。稚 子 遥 虚 祭 ,孤 棺 寄 异 乡 。可 怜 江 夏 守 ,不 得 荐 黄 香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道长(dào cháng)的意思:指道德高尚、言行正直的人。
飞黄(fēi huáng)的意思:指迅速提升、迅速成功。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灭性(miè xìng)的意思:彻底毁灭或消灭性格、品行上的恶习或不良行为
天道(tiān dào)的意思:指自然界的规律和道理,也指上天的旨意。
异乡(yì xiāng)的意思:指与自己的家乡不同的地方,指外地或外国。
稚子(zhì zǐ)的意思:稚子指的是幼稚的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成年人言行幼稚、不成熟。
- 注释
- 动哭:过度悲伤。
遂:于是。
灭性:失去本性。
天道:天意或自然法则。
长:长久。
双宝剑:象征权力或重要的物品。
已失:已经失去。
一飞黄:比喻重要的职位或权势。
稚子:小孩子。
遥虚祭:遥远而简朴的祭祀。
孤棺:孤独的棺材。
寄异乡:被送往远方。
江夏守:江夏的地方官员。
荐黄香:像黄香那样孝顺父母(黄香以孝闻名,冬天为父亲温席)。
- 翻译
- 悲伤过度以至于失去了本性,谁能说天道是永恒不变的。
还未收回那对珍贵的宝剑,就已经失去了重要的职位和权势。
年幼的孩子们远远地举行祭祀,孤独的棺木被送往异乡。
多么可惜,江夏的守令,无法像黄香那样孝顺父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所作的《伤田肃秀才》,表达了对田肃秀才不幸遭遇的深深哀悼。首句“动哭遂灭性”揭示了田肃秀才的悲痛之深,以至于情感失控,仿佛连生命也失去了原有的韧性。次句“谁言天道长”质问苍天为何对人世苦难如此冷漠,暗示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未收双宝剑,已失一飞黄”运用象征手法,将田肃秀才比作宝剑,才华横溢,但如今却英年早逝,如同骏马“飞黄”般突然离世。接下来,“稚子遥虚祭”描绘了秀才的孩子们只能远远地以简单的仪式寄托哀思,画面凄凉。
“孤棺寄异乡”则写出了田肃秀才的遗体被送到了他乡,家人无法陪伴,更显其孤独与无奈。最后,“可怜江夏守,不得荐黄香”表达了诗人对田肃秀才未能享受孝顺父母、如黄香温席般的天伦之乐的惋惜,同时也暗含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性的表达,展现了田肃秀才的悲剧人生,以及诗人对其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