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开绿池满,晕尽金波溢。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磨 镜 篇 唐 /刘 禹 锡 流 尘 翳 明 镜 ,岁 久 看 如 漆 。门 前 负 局 人 ,为 我 一 磨 拂 。萍 开 绿 池 满 ,晕 尽 金 波 溢 。白 日 照 空 心 ,圆 光 走 幽 室 。山 神 妖 气 沮 ,野 魅 真 形 出 。却 思 未 磨 时 ,瓦 砾 来 唐 突 。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波溢(bō yì)的意思:形容水流波动溢出,也可比喻情感激动。
尘翳(chén yì)的意思:指尘土飞扬、烟尘弥漫的景象,比喻事物昏暗不明、不清晰。
负局(fù jú)的意思:指局势不利或处于不利地位。
金波(jīn bō)的意思:指金色的波浪,比喻光辉灿烂的景象或壮丽的气势。
空心(kōng xīn)的意思:指内部为空洞、空虚,没有实质内容或内涵。
流尘(liú chén)的意思:指人或物在高速行进时,所产生的尘土或灰尘随风飘散。
明镜(míng jìng)的意思:明亮的镜子,比喻能够真实地反映事物本质的事物。
磨拂(mó fú)的意思:指通过摩擦和磨砺来磨砺自己的品德和才能。
气沮(qì jǔ)的意思:受到挫折或打击后感到沮丧、气馁。
日照(rì zhào)的意思:阳光照射、明亮。
山神(shān shén)的意思:指山中的神灵,也泛指山中的精灵或神秘力量。
唐突(táng tū)的意思:指言行举止不符合社会礼仪规范,冒失而没有分寸。
瓦砾(wǎ lì)的意思:指破碎的瓦片和石块,比喻残破不堪的东西,也可指一片破败的景象。
为我(wèi wǒ)的意思:为了我
妖气(yāo qì)的意思:指邪恶的气息或诡异的氛围。
幽室(yōu shì)的意思:幽静的房间或空间,通常指隐蔽、安静、幽暗的地方。
圆光(yuán gu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光彩照人,或者形容事物的光亮明丽。
真形(zhēn xíng)的意思:真实的形象或本来的面貌。
- 注释
- 流尘:灰尘。
翳:遮蔽。
明镜:明亮的镜子。
岁久:时间长久。
如漆:像漆黑。
负局人:下棋的人。
磨拂:擦拭。
萍开:浮萍散开。
绿池:绿色池塘。
金波:金色光芒。
白日:阳光。
空心:镜子中心。
幽室:幽深的房间。
山神妖气:山神的邪气。
沮:受挫。
野魅:野外鬼魅。
未磨时:未打磨的状态。
瓦砾:碎石。
唐突:随意对待。
- 翻译
- 尘埃覆盖明亮的镜子,时间久了像涂了漆一样暗淡。
门外的棋士,为了我擦拭这面镜子。
浮萍散开,绿色的池水满溢,金光四射。
阳光照射在镜子的中心,圆形的光影在幽深的室内移动。
山神的邪气受挫,野外的鬼魅显露出真实形态。
回想起未打磨时,它只是寻常的瓦砾,无人理会。
- 鉴赏
这首诗名为《磨镜篇》,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之手。刘禹锡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此诗亦不例外。
"流尘翳明镜,岁久看如漆。" 这两句描绘了一面长期蒙尘的镜子,其表面因年华的积累而变得像涂了漆一样。这既是对物象的精准观察,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事物变化的深刻感悟。
"门前负局人,为我一磨拂。" 诗中的“负局人”指的是肩负担负着磨石的人,他们的出现是为了给诗人磨镜。在这里,诗人的吩咐显得异常平静和自然,这反映出古代社会中劳动分工的细致以及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一种体现。
"萍开绿池满,晕尽金波溢。"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水中的萍草竞相开放,形成一片片绿意,而池中倒映着金色的光辉,水波轻漾。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白日照空心,圆光走幽室。" 这里,“白日”象征着明亮和纯净,而“圆光走幽室”则是在形容磨好的镜子能够反射出柔和而明亮的光线,穿透了昏暗的空间。这既是对光影变化的细腻描绘,也是诗人心境的一种写照。
"山神妖气沮,野魅真形出。" 这两句则充满了一种超自然和神秘的色彩。“山神”、“妖气”、“野魅”这些词汇带给读者一种古代民间传说中的神秘氛围,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对现实世界之外事物的一种向往。
"却思未磨时,瓦砾来唐突。"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未磨好的镜子如同过去的记忆,是模糊而不清晰的;而经过打磨之后,如同经历了时间洗礼后的真理一样,变得明晰可见。这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对于个人成长、知识积累的一种比喻。
总体来说,《磨镜篇》是一首结合了日常生活细节与深邃哲思的诗作,它不仅展现了刘禹锡对自然和物象的观察,也透露出了他对于时间、真理和个人成长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