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波罗密》
《波罗密》全文
清 / 陈学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房子包金似斗圆,菩提树上摘来鲜。

香甜若供伊蒲塞,合有沙门一味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包金(bāo jīn)的意思:指以金银等贵重物品包装起来。

房子(fáng zi)的意思:指房屋,是指人们居住的建筑物。

蒲塞(pú sāi)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仪态丑陋不堪。

菩提(pú tí)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提树,比喻佛法的真理和智慧。

沙门(shā mén)的意思:沙门指的是佛教中的僧侣,也可泛指修行者或学者。

香甜(xiāng tián)的意思:形容味道鲜美,香气扑鼻。

伊蒲(yī pú)的意思: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一味(yī wèi)的意思:盲目地、固执地、一味地

菩提树(pú tí shù)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提树,比喻佛法或智慧。

伊蒲塞(yī pú sāi)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态度高傲自大,不可一世。

一味禅(yī wèi chán)的意思:指只顾一味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我放松,而忽视了外界的现实问题和责任。

鉴赏

这首诗以“波罗密”为题,作者陈学圣在清代创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独特的画面。

首句“房子包金似斗圆”,以“房子”比喻为包裹着金子的斗,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富丽堂皇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某种珍贵或神圣的内涵。接着,“菩提树上摘来鲜”,将“房子”与“菩提树”联系起来,菩提树在佛教中象征智慧与觉悟,这里通过“摘来鲜”这一动作,不仅强调了选取的精心与新鲜,也暗含了追求智慧与纯净之意。

“香甜若供伊蒲塞”,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房子的富丽与菩提树的智慧结合,通过“香甜”这一感官体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满足的追求。“伊蒲塞”在佛教中指僧侣的食物,此处用以形容供奉之物的纯净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对佛教精神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一句“合有沙门一味禅”,直接点明了主题,即这种美好的生活与精神追求,应当如同僧侣修行中的“一味禅”一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里的“一味禅”不仅代表了佛教的修行之道,也象征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强调了心灵的纯净与内在的和谐。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精神追求的重视以及对佛教智慧的推崇,体现了作者对于生活与精神层面的深刻思考与追求。

作者介绍

陈学圣
朝代:清

陈学圣,清道光年间(1821~1850)人士。生平不详。以下自周玺《彰化县志》及陈汉光《台湾诗录》辑录陈氏诗作十六首。
猜你喜欢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十

招客图客欢,不图能病客。

既醉失匕箸,吐茵堕巾帻。

何堪款曲意,贻念风月夕。

拂旦往问讯,惭恨见颜色。

(0)

题谢太尉养素堂

东山雅望意雍容,养素璇题振道风。

剩贮琴书供啸咏,更新窗户不青红。

数峰吴越登临外,千里江山指顾中。

玉碾碧天冷无际,中秋莫放酒杯空。

(0)

深夜谣二首·其一

月影移鳷鹊,炉香满建章。

君王驻雕辇,宫女出彤房。

仙乐浮云汉,笙歌绕画梁。

按图皆国色,何处是高唐。

(0)

恭奉圣训赋凌虚

新规杰阁倚苍峦,地拱天成十二栏。

但觉星辰来广漠,不知步武切高寒。

春风先到黄金阙,皓月常临白玉槃。

曾侍威颜香案末,邃瞻旒扆瑞云端。

(0)

林徽猷挽章二首·其二

出镇温陵重,邻邦赖设施。

未容推厚德,遽复见丰碑。

落日辉丹旐,凄风入素帷。

便知馀庆在,绝笔看遗诗。

(0)

和鲍判院见寄二首·其二

当年壮志作三军,扳马曾同幕下宾。

欲试韬钤毗庙算,便期鹰隼出风尘。

暮年岁月嗟残景,一水波涛有故人。

端谓题舆因卜筑,不应佳句尚悲辛。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