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富如天圣嗣多。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波长(bō cháng)的意思:指人之间思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相合程度或一致性。
不扬(bù yáng)的意思:不表扬、不夸奖、不吹捧
残生(cán shēng)的意思:指在战乱或灾难中幸存下来。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倒戈(dǎo gē)的意思:倒戈指的是原本站在一方的立场,突然转而支持对立方,背叛原来的一方。
化育(huà yù)的意思:改变、培养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昆虫(kūn chóng)的意思:昆虫是指一类有外骨骼、六足、复眼等特征的无脊椎动物,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人们众多、纷杂,形容人群的数量庞大。
滂沱(pāng tuó)的意思:形容雨水或泪水非常大、非常多。
潜德(qián dé)的意思:隐藏自己的德行,不显露出来。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天圣(tiān shèng)的意思:指天命所归,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意义。
熨帖(yù tiē)的意思:形容言语或行为得体,恰到好处,使人感到舒适和满意。
讴歌(ōu gē)的意思:赞美、歌颂
扬波(yáng bō)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波浪高涨,也比喻声势浩大,影响广泛。
指日(zhǐ rì)的意思:表示时间很短暂,即将到来的日子。
海不扬波(hǎi bù yáng bō)的意思:形容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九州四海(jiǔ zhōu 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中国大陆的广袤地域。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居简所作的《偈颂一百三十三首》中的第十一十七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自然万物生长的深切关怀。
首句“寿富如天圣嗣多”,以“寿富”象征国家的繁荣昌盛,如同上天赐予的恩泽,而“圣嗣多”则寓意着子嗣繁衍,人口兴旺,象征着国家的长久稳定与繁荣。
接着,“海不扬波长熨帖,雨当指日肆滂沱。”这两句描绘了海面平静、雨水充沛的景象,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安定、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海面的平静象征着社会秩序的稳定,雨水的充沛则预示着丰收与生机。
“火无就燥宜潜德,虏嗜残生必倒戈。”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火无就燥”(火不急于干燥)的比喻,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即在困难面前不应急功近利,而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道德的坚守。同时,“虏嗜残生必倒戈”则暗示了侵略者最终会因贪婪而自取灭亡,体现了诗人对于正义与和平的坚定信念。
最后,“草木昆虫均化育,九州四海听讴歌。”这两句将视角扩展至自然界的每一个生命,表达了诗人对万物平等生长、和谐共处的向往。同时,“九州四海听讴歌”则意味着全国上下一片欢腾,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人民幸福的热切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和谐、自然万物生长以及国家繁荣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重阳乏酒
黄花冷笑竹篱边,笑我床头乏酒钱。
带雨折来无用处,碎挼金屑和茶煎。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