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约 周 希 稷 游 湖 上 园 宋 /张 镃 句 法 参 同 李 翰 林 ,风 流 依 约 谢 宣 城 ,放 怀 应 喜 醉 三 日 ,听 曲 知 无 误 一 声 。箬 叶 露 方 高 石 室 ,桂 枝 香 谱 度 银 笙 。西 湖 东 观 迟 归 去 ,相 就 盘 跚 勃 窣 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勃窣(bó sū)的意思:形容声音大而清脆。
参同(cān tóng)的意思:指心灵相通,思想一致,互相理解、信任并合作的关系。
东观(dōng guān)的意思:以东方思维和观念来看待或评价事物
放怀(fàng huái)的意思:放松心情,不再拘束。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高石(gāo shí)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
桂枝(guì zhī)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比喻优秀的人或事物。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翰林(hàn lín)的意思:指官员、文人的集合,也代表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的人群。
句法(jù fǎ)的意思:指语言中句子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盘跚(pán shān)的意思:形容行走时摇摇晃晃,不稳定。
曲知(qǔ zhī)的意思:了解别人的心思,洞悉他人的意图。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石室(shí shì)的意思:指囚禁在石头建成的牢房中。
无误(wú wù)的意思:没有错误,完全正确
西清(xī qīng)的意思:指事物清晰明了,没有任何瑕疵或纰漏。
相就(xiāng jiù)的意思:相互协商,达成共识。
依约(yī yuē)的意思:按照约定或承诺的内容行事。
银笙(yín shēng)的意思:指银制的笙箫,用于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谢宣城(xiè xuān chéng)的意思:指人才被埋没或无法施展才华。
- 翻译
- 仿效李翰林的文风,举止潇洒如谢朓城的风采。
尽情畅饮三天应会心满意足,聆听乐曲时能准确辨别每个音符。
新采的箬叶在高高的石室中晾晒,桂花的香气在银笙上谱写出美妙旋律。
在西清宫和东观流连忘返,步履蹒跚地慢慢行走。
- 注释
- 句法:仿效。
李翰林:唐代诗人李商隐。
风流依约:形容举止潇洒。
放怀:尽情。
醉三日:连续畅饮三天。
误一声:听错一个音符。
箬叶:竹叶。
石室:古代藏书或供祭祀的场所。
桂枝香:指桂花的香气。
西清东观:古代宫殿名,这里泛指宫廷。
迟归去:迟迟不愿离开。
相就:相伴而行。
盘跚勃窣行:步履蹒跚地走。
- 鉴赏
此诗语言流畅,意境悠然,充分展现了诗人与友相聚游湖之乐。首句“句法参同李翰林”可见诗人在文学上自比于唐代诗人李商隐,以示己之才华;“风流依约谢宣城”则是对北宋时期文豪谢灵运的赞誉,表明诗人对其风格的向往。次句“放怀应喜醉三日,听曲知无误一声”表现了诗人在宴饮中忘却忧愁,对音乐有着敏锐的感受与判断。
第三句“箬叶露方高石室,桂枝香谱度银笙”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居图景,诗人于清晨的露珠和桂花之中寻得一份超然。末两句“西清东观迟归去,相就盘跚勃窣行”则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在山路上缓慢而行时的愉悦心情。
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展现了诗人与友同游湖上之乐趣及文学艺术上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再次韵送别
天马从来不受缰,腾云注目电争光。
心如银汉纤尘静,气逼金盘晓露凉。
妙语织成文绣段,扁舟刺入水云乡。
朝天便若登仙去,驺驭何人得侍傍。
和葛德裕别后用旧韵见寄
渝川咫尺如千里,千里犹堪鸡黍期。
旋滴银槽将进酒,细倾金屈倒垂卮。
闲为洛下诸生咏,突过黄初数子诗。
阿吉想能骑竹马,凤雏低映碧梧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