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长缨(cháng yīng)的意思:指权力或责任的掌握者,也指掌握权力或责任的人。
雕戈(diāo gē)的意思:雕戈是指雕刻精美的戈,比喻文武兼备,才华出众。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画戟(huà jǐ)的意思:指用绘画的方式表达战争之意,形容文人墨客以文代武,以笔为戟。
蒹葭(jiān jiā)的意思:指茂盛的草木。
貔貅(pí xiū)的意思:貔貅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它被认为能够驱邪避恶、招财纳福。在成语中,貔貅常常用来形容能力强大、威力无穷的人或事物。
前旌(qián jīng)的意思:指前兆或预兆。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熊虎(xióng hǔ)的意思:形容人勇猛强悍,威武雄壮。
越裳(yuè cháng)的意思:指跨越不同国家或地域的衣着,比喻超越时代、地域、身份等界限。
重译(chóng yì)的意思:
[释义]
(1) (动)经过多次翻译。
(2) (动)重新翻译。
[构成]
偏正式:重〔译左翼(zuǒ yì)的意思:左翼是指政治、社会等领域中持进步、改革、革命观点的一方。通常与右翼相对。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军阵图景,以“画戟三千队,雕戈十二营”开篇,展现出军队的庞大与威武。接着,“貔貅严左翼,熊虎列前旌”,进一步刻画出军队的严整与勇猛。诗人通过“草木环滁动,蒹葭到海平”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融入军阵之中,营造出一种宏大的场面感。最后,“越裳重译至,何事问长缨”两句,借用了古代外交的典故,表达了对国家强盛、外交成功的赞颂之情。整首诗气势磅礴,既有对军事力量的赞美,也蕴含着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严州王秀才山水枕屏
我行天下路几何,三巴小益山最多。
翠崖青嶂高嵯峨,红栈如带萦岩阿。
下有骇浪千盘涡,一跌性命委蛟鼍。
日驰三百一乌骡,雪压披毡泥满靴。
驿亭沃酒醉脸酡,长笛腰鼓杂巴歌。
大散关上方横戈,岂料世变如翻波。
东归轻舟下江沱,回首岁月悲蹉跎。
壮君落笔写岷嶓,意匠自到非身过。
伟哉千仞天相摩,谷里人家藏绿萝。
使我恍然越关河,熟视粉墨频摩挲。
游圜觉乾明祥符三院至暮
成都再见春事残,虽名闲官实不闲。
门前车马闹如市,案上文檄高于山。
有时投罅辄径出,略似齐客偷秦关。
日斜仆夫已整驾,顾景欲驻愁嘲讪。
岂知今朝有此乐,放浪一笑开衰颜。
抽身黄尘乌帽底,得意翠木清泉间。
褰裳危磴穷荦确,洗耳古涧听淙潺。
岂惟顿觉宇宙广,政尔一散腰脚顽。
似闻青城缥缈处,待我归缀仙官班。
俊鹰解绦即万里,岂比倦翼方知还。
喜雨
去年禹庙归梅梁,今年黑虹见东方。
巫言当丰十二岁,父老相告喜欲狂。
插秧正得十日雨,高下到处水满塘。
六月欲尽日杲杲,造物已命摧骄阳。
夕云如豚渡河汉,占书共谓雨至祥。
南山雷车载膏泽,枕上忽送声淋浪。
猛思浊酒大作社,更想红稻初迎霜。
六十日白最先熟,食新且领晨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