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资阳经嶓冢山》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赴 资 阳 经 嶓 冢 山 唐 /羊 士 谔 宁 辞 旧 路 驾 朱 轓 ,重 使 疲 人 感 汉 恩 。今 日 鸣 驺 到 嶓 峡 ,还 胜 博 望 至 河 源 。
- 注释
- 宁:宁愿。
辞:放弃。
旧路:熟悉的道路。
驾:乘坐。
朱轓:华丽的马车。
重使:再次让。
疲人:疲惫的人们。
感:感受到。
汉恩:汉朝的恩惠。
今日:现在。
鸣驺:驾车的马夫或仪仗队。
嶓峡:地名,嶓山和峡水,代指偏远地区。
还:更。
胜:超过。
博望:博望侯张骞,这里借指使者。
河源:黄河源头。
- 翻译
- 宁愿放弃熟悉的道路乘坐华丽的马车
再次让疲惫的人们感受到汉朝的恩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返旧地,感怀往昔的情景。"宁辞旧路驾朱轓"表明诗人不惜离别旧时足迹,而选择乘坐华丽的车辆(朱轓)重新踏上曾经的道路。这句话既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也透露出对过往的眷恋。
"重使疲人感汉恩"则表达了诗人再次出发,虽然身心俱疲,但仍旧被古代贤君的恩泽所感动。这里的"汉恩"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汉朝的恩惠,暗示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先贤德政的怀念。
接下来的"今日鸣驺到嶓峡"写出了诗人在当日到达了嶓冢山这一特定的地点。"鸣驺"一词通常指的是车马行进的声音,这里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的队伍经过山谷,声响回荡的情景。
最后的"还胜博望至河源"则是说相比于以前到过的博望(一个地方名字),这次到达嶓冢山更为成功,或许是在自然美景上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感受。这里的"河源"可能是指诗人所到之地的一处风光。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经历的回忆,以及对自然山川的深切情感。同时,也折射出了诗人个人的豪迈情怀和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