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根(běn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基础或本质。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裁抑(cái yì)的意思:裁剪和约束。
才贤(cái xián)的意思:指具有才华和品德的人。
才气(cái qì)的意思:指人具备出众的才华和气质。
长兄(zhǎng xiōng)的意思:指年纪比自己大的兄长,也可指年长的朋友或同事。
称美(chēng měi)的意思:称赞美好之事物或行为。
摧颓(cuī tuí)的意思:摧毁、毁灭、使破败
弟兄(dì xiōng)的意思:弟兄指的是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点化(diǎn huà)的意思:通过启发或教导使人明白事理、悟道理。
多才(duō cái)的意思:指一个人具有多种才能和技能。
化易(huà yì)的意思:改变困难的事物变得容易
季弟(jì dì)的意思:指同父异母的弟弟。
立言(lì yán)的意思:表达自己的观点或主张
连城(lián chéng)的意思:形容关系紧密,相互依存的两个或多个事物。
六籍(liù jí)的意思:指六种身份或地位。
美材(měi cái)的意思:指外表美丽,内在优秀的人或物。
勉旃(miǎn zhān)的意思:指勉力奋发,努力拼搏。
前哲(qián zhé)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时代具有卓越才智和见解的人。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扫数(sǎo shù)的意思:扫数是一个动词短语,指的是彻底清理或检查事物的全部,没有遗漏。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绳直(shéng zhí)的意思:形容坚定、正直,不偏不倚。
题书(tí shū)的意思:指在书籍、文章或作品中提出问题或思考某个问题。
迢迢(tiáo tiáo)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或心思思念的样子。
葳蕤(wēi ruí)的意思:形容花草茂盛、繁华的景象。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文思(wén sī)的意思:指文学才思,即对文学艺术的思考和创作能力。
文彩(wén cǎi)的意思:形容文辞华丽、富有艺术感。
梧槚(wú jiǎ)的意思:指仁人志士心怀天下,立志报国。
吾徒(wú tú)的意思:指自己的学生或门徒。
昔年(xī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代;往事
瑕疵(xiá cī)的意思:指物体上的瑕疵、缺陷或不完美之处。
狭邪(xiá xié)的意思:指思想狭隘,心胸邪恶。
相识(xiāng shí)的意思:相互认识,互相了解
学术(xué shù)的意思:指学问、学术研究的范畴。
言语(yán yǔ)的意思:言辞、语言。
一息(yī xī)的意思:一息指呼吸的间隔,也引申为生命的最后一口气。形容非常危急、紧迫,只差一点点就达到极限。
一家(yī jiā)的意思:指整个家庭,也可指一个行业或组织的全部成员。
盈数(yíng shù)的意思:指超过正常数量的数目,多余的数量。
栽培(zāi péi)的意思:培养、种植、教育和培养
摘发(zhāi fā)的意思:指摘取鸟类的羽毛。
杖策(zhàng cè)的意思:指用手杖敲打马儿,以激励其快速前进。比喻用各种手段鼓励、督促他人努力进取。
正学(zhèng xué)的意思: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枝干(zhī gàn)的意思:形容事物繁荣、茂盛。
组织(zǔ zhī)的意思:指将人或事物有机地安排、安顿起来,使其协调运作的行为。
连城璧(lián chéng bì)的意思:连城璧是指一种非常珍贵的宝石,也用来形容非常珍贵、难得的人或物。
一家言(yī jiā yá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家人的意见或观点。
- 鉴赏
这首明代朱浙的《送丘元镇元秀二生还武夷》是一首赠别诗,表达了诗人对丘元镇和元秀两位学生的赞赏与鼓励。诗中,诗人回忆起初次相遇时对他们的惊叹,称赞他们兄弟俩才情出众,长兄才思敏捷,季弟文笔丰富。诗人以楩楠梧槚比喻他们的优秀品质,期待他们在学术道路上保持正直,同时也指出自己在才华上有所不及。
诗中提到武夷山多才贤,暗示了丘元镇和元秀将继承前人的智慧,使学术更加繁盛。最后,诗人鼓励他们致力于正学,认为自己还有余力帮助他们提升文学修养。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既是对学生的肯定,也是对他们未来的期许。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天城寺慎淳二王泐石书
岣嵝山前石,琅琊台上辞。
漫张它日事,徒启后人疑。
有蓟承东甸,维盘镇左陲。
久徼先帝赏,今结二王知。
日月标文藻,虫鱼继鼎彝。
天龙看独举,丹凤复双仪。
气浑全神入,痕深捷势移。
直教金并镂,不惜玉同劙。
秋藓毋侵蚀,高云或蔽亏。
涧增飞白胜,峰扼翠屏危。
子固宁轻命,中郎剧好奇。
定知千载下,争拓寺西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