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从谏(cóng jiàn)的意思:接受忠告或劝告,改正错误。
角黍(jiǎo shǔ)的意思:形容人品德高尚,行为正直。
介子(jiè zǐ)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往。
荆人(jīng rén)的意思:指心胸狭窄、狡诈狠毒的人。
灵均(líng jūn)的意思:灵巧聪明,才智出众。
念旧(niàn jiù)的意思:怀念过去的事物或人情。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圣君(shèng jūn)的意思:指君主具备圣明的品质,能够以德治国,使民众得到福祉。
忠贤(zhōng xián)的意思:指忠诚和贤能,形容人具备忠诚、才能并重的品质。
- 翻译
- 晋国焚烧山林寻找介子推,楚人用角黍祭祀诗人屈原。
圣明的君主怀念旧臣并接受劝谏,千百年来忠贞贤良之气得以弘扬。
- 注释
- 晋:指晋国。
燔:焚烧。
山:山林。
求:寻找。
介子: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忠臣。
荆人:楚国人。
角黍:粽子,古代楚地习俗。
祀:祭祀。
灵均:屈原的字,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
圣君:圣明的君主。
念旧:怀念旧臣。
仍:仍然。
从谏:接受劝谏。
千古:千百年。
忠贤:忠贞贤良的人。
气:精神、气节。
伸:弘扬。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圣君怀念古人忠贤,追寻历史智慧的情景。开篇“晋国燔山求介子”一句,提及晋国的燔山之地,人们向往古代圣人的智慧与品德,如同求访当年的介子一样。"荆人角黍祀灵均"则表达了对自然神明、人民安康的愿景,其中“荆人”可能指的是居住在荆州一带的人们,“角黍”则是祭祀时所用的谷物,象征着丰饶与和平。
诗人通过“圣君念旧仍从谏”这一句表达了对圣明君主能够继承古代贤君智慧,接受直言进谏的赞美。最后,“千古忠贤气亦伸”则是说这种忠诚与贤能的精神影响延续至今,依旧生机勃勃。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自然神明的祭祀,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君主和社会和谐的向往,以及对忠贤之士所持久远精神的赞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摸鱼儿
买陂塘旋栽杨柳,池亭检校公务。
团茅时复羲皇上,惊梦每来窗雨。东望渚。
却不似西偏,略约连双屿。于时语语。
待柳色环堤,荷香入座,方足倚阑趣。
园丁戆,直把廉名自许。端如司马家吕。
十年护得檐前桧,莫咏蛰龙奇句。谁酌醑。
试共看东皋,五斗先生谱。明当仿古。
要渠列箕畴,牖县羲画,学取晦翁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