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辟 疆 宋 /强 至 人 讥 徐 子 迹 飘 零 ,我 爱 文 章 辅 六 经 。大 笔 疑 争 造 化 力 ,幽 吟 难 遁 鬼 神 形 。良 金 纵 毁 刚 无 耗 ,宝 剑 虽 埋 气 自 灵 。进 则 皋 夔 退 荀 孟 ,莫 容 得 丧 扰 中 扃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笔(dà bǐ)的意思:形容数额巨大或者数目繁多。
得丧(de sàng)的意思:指因得了某种不幸或灾祸而丧失了某种东西或处境变得糟糕。
皋夔(gāo kuí)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有才华,也指人的形象美丽动人。
鬼神(guǐ shén)的意思:指神秘、超自然的力量或存在。
化力(huà lì)的意思:指将不利的情况转化为有利的情况,发挥出力量。
良金(liáng jīn)的意思:指品质高尚的人或物。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飘零(piāo líng)的意思:形容无所依托,四处漂泊、流浪。
神形(shén x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体的外貌或状态非常美丽或出色。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无耗(wú hào)的意思:没有消耗,没有损耗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中扃(zhōng jiōng)的意思:中扃指的是门闩,比喻支持、保护、维护的人或事物。
- 翻译
- 人们嘲笑徐子的生活漂泊不定,我却欣赏他凭借文章丰富六经的内容。
他的大作仿佛在与大自然的力量相抗衡,深沉的吟咏中难掩鬼神般的才情。
即使黄金遭受损坏,其硬度也不会减少,宝剑虽被埋藏,其锐气依然内敛。
无论进身为皋夔那样的贤臣,还是退而为荀孟那样的学者,他都不受得失困扰,心境如门扉紧闭,不受外界干扰。
- 注释
- 飘零:形容生活不稳定,四处漂泊。
文章:指文学作品,这里特指丰富六经的内容。
造化力:自然的力量,也可理解为创作灵感。
鬼神形:形容诗文的神韵和力量,如同鬼神般令人惊叹。
良金:比喻人的才华或品质。
刚无耗:即使受到损害,其本质依然坚硬不减。
进则皋夔:皋夔是古代贤臣的象征,意指晋升高位。
退荀孟:荀孟指荀子和孟子,退而成为学者的代称。
得丧:得失,成功与失败。
中扃:内心深处,指不受外界干扰的心境。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赠给友人辟疆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他生活态度的理解。首句“人讥徐子迹飘零”,以徐子的遭遇暗喻友人可能经历的漂泊不定,但诗人却认为这正是其独特之处,体现了他对文章的热爱和坚持。次句“我爱文章辅六经”直接表达了对友人文学成就的推崇,认为他的文章能够丰富并传承儒家经典。
第三句“大笔疑争造化力”,赞美友人的文笔雄浑有力,仿佛在与自然之力相抗衡,显示出其创作的非凡才情。第四句“幽吟难遁鬼神形”,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在深沉吟咏中所展现出的艺术魅力,连鬼神也为之动容。
第五、六句“良金纵毁刚无耗,宝剑虽埋气自灵”,运用比喻,赞扬友人如金质般坚韧不屈,即使遭受磨砺,其才华也永不减损;又如宝剑深藏,其锐气犹在,暗示友人的内在精神力量。
最后一句“进则皋夔退荀孟,莫容得丧扰中扃”,借古人皋陶、夔龙的贤能和荀子、孟子的智慧,表达对友人无论顺境逆境都能保持高尚品格的期许,告诫他不应被外界得失所困扰,坚守内心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友人的文学才华和坚韧品格,展现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佩和鼓励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