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浪(bái làng)的意思:指海浪翻腾、波涛汹涌的景象。
璧马(bì mǎ)的意思:比喻非常优秀的马匹。
城皋(chéng gāo)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保持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
腐儒(fǔ rú)的意思:指那些学识渊博,但却不思进取、墨守成规、追求虚名的儒学者。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河伯(hé bó)的意思:指长江的神,也泛指大河的神灵。
积雨(jī yǔ)的意思:指雨水连绵不断地下,积聚成水。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经济(jīng jì)的意思:指社会物质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等方面的活动和规律。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廊庙(láng miào)的意思:指宽敞的庙宇或宫殿。
平畴(píng chóu)的意思:平坦的原野,广阔的平地。
山东(shān dōng)的意思:形容人勇敢、刚强,也用来形容事物坚固、稳定。
四望(sì wàng)的意思:四处观察,四方面都看得很清楚。
太息(tài xī)的意思:太息是一个表示悲伤、叹息的词语,用来形容心情沉重、忧愁或无奈。
息人(xī rén)的意思:安抚人心,平息争端
萧曹(xiāo cáo)的意思:指草木凋零、景色凄凉的样子。
燮理(xiè lǐ)的意思:燮理是一个古代汉语词语,指的是合理、妥善地处理事物,使之达到协调、和谐的状态。
忧国(yōu guó)的意思:忧国是指为国家的兴旺和民众的福祉而忧虑担心。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乃贤的《病起书事呈兼善尚书》描绘了积雨后的景象和诗人对时局的感慨。首句“闇闇积雨浸城皋”形象地写出雨后积水漫过城边草地的情景,暗淡而压抑。接着,“四望平畴白浪高”进一步描绘出广阔的田野上积水如浪的壮观画面。
诗人感叹“太息人材无董贾”,表达了对缺乏像董仲舒、贾谊这样具有治国才能的人才的忧虑,暗示朝廷中缺少能够担当重任的领导者。他惋惜地说“可怜经济属萧曹”,将国家的经济大计寄托在萧何、曹参这样的旧臣身上,流露出对当政者的失望。
“山东璧马祠河伯,海上旌旗拥贼壕”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战乱中的荒谬,人们竟然祭祀河神以求平安,而贼兵的旗帜却在海边飘扬,显示了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
最后,诗人自我反思,“燮理自知廊庙贵”,承认自己身为腐儒,虽然知道治理国家的重要,但身处庙堂之外,只能徒然为国事担忧。“腐儒忧国谩心劳”表达了他对自身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和忧愤之情。
整首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个人的无奈,体现了元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重咏风扇
披襟誇宋玉,吹律诧邹生。
何似风轮扇,能令暑域清。
蕴隆澄沆瀣,道曷幻蓬瀛。
枕簟无三伏,楼台即五城。
郢人忘羽秉,宣曲想衣更。
䬃爽萧丘似,飘飖列驭并。
土囊真妄说,天籁实多情。
歌舞宜高晏,鲜鲜白纻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