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黄 世 成 挽 辞 宋 /杨 万 里 文 行 高 无 对 ,功 名 莫 动 渠 。宁 登 逸 民 傅 ,不 著 茂 陵 书 。谁 谓 风 流 尽 ,犹 疑 信 息 疏 。九 京 何 所 憾 ,玉 树 满 庭 除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九京(jiǔ jīng)的意思:指九个京城,泛指大城市或繁华地区。
茂陵(mào líng)的意思:指人的才华、品德等在一定领域内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示。
庭除(tíng chú)的意思:指清除内外庭院的杂草,比喻清除害群之马,除去害人之事物。
文行(wén xíng)的意思:指文学创作或表演活动。
无对(wú duì)的意思:没有对手或没有可以与之相媲美的人或物。
信息(xìn xī)的意思:随口胡说,不经思考地说话。
行高(xíng gāo)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
逸民(yì mín)的意思:指追求自由自在、不拘束的生活方式的人。
犹疑(yóu nǐ)的意思:指犹豫不决,心中难以决定。
玉树(yù shù)的意思:指品质高尚、才华出众的人或事物。
- 翻译
- 才华横溢无人能及,功名利禄对他毫不动心。
他宁愿登上隐士的传记,也不愿在权贵的史书中留下痕迹。
谁说风流人物已逝,他还怀疑消息传达不够频繁。
即使身死九泉,他也无遗憾,家中庭院仍有如玉的树木装饰。
- 注释
- 文行:才华横溢。
高无对:无人能及。
功名:功名利禄。
莫动渠:对他毫不动心。
逸民传:隐士的传记。
茂陵书:权贵的史书。
风流尽:风流人物已逝。
信息疏:消息传达不够频繁。
九京:九泉(指地下世界)。
玉树满庭除:如玉的树木装饰庭院。
- 鉴赏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和超脱心态。"文行高无对,功名莫动渠"表明作者认为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举止远比功绩声望重要,而功名本身如同流水,不值得去追求或记挂。
"宁登逸民传,不著茂陵书"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于世俗成功标准的漠视,宁愿成为隐逸之士,也不愿在功业上留名。这里的“逸民传”和“茂陵书”象征着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前者代表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后者则是权贵富豪的象征。
"谁谓风流尽,犹疑信息疏"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下社会评价标准的质疑,即使被认为是“风流”(指文学艺术或高雅的生活情趣)已经枯竭,也还可以怀疑这种看法是否正确,因为获取信息渠道可能狭窄不畅。
"九京何所憾,玉树满庭除"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过去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个人生活环境的满足。九京指的是古代都城或著名城市,这里的“何所憾”可能是在表达对往昔繁华的回忆和惆怅;"玉树满庭除"则描绘了一种清净雅致的居住环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满足。通过这种表现方式,诗人传达了一种高洁脱俗的人生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孙廷珍侍御短檠歌
中庭烧檠多更长,金缸列钱绕屋光。
红荧朱烬耿欲灭,酒酣试问西堂凉。
美人矜醉炷罗带,照拂氍毹铺绣床。
东邻少年曳裙客,收束韦编二三策。
呻吟佔毕短檠空,光青夜寒秋月白。
佳儿在后翁在前,轰雷震起双龙眠。
凤膏不复延骄恣,绿幕绡红烟扫翠。
短檠犹照旧时人,翻惜长檠便沦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