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言记德诗三十首谨献司徒相公·其十三安南》
《七言记德诗三十首谨献司徒相公·其十三安南》全文
唐 / 崔致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西戎始定南蛮起,都护能摧骠信威。

万里封疆户口一麾风雨尽收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骠信(piào xìn)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行极其真实可靠,毫不虚假。

都护(dū hù)的意思:指古代边防将领,也用来比喻保护边疆或领导一方。

封疆(fēng jiāng)的意思:封疆是指古代帝王对功勋卓著的将领或官员进行封赏,使其在边疆地区担任守卫和管理职责。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户口(hù kǒu)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在行政区划上的注册或登记。

南蛮(nán mán)的意思:南蛮一词源于古代中国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后来衍生出成语“南蛮子弟”,形容人粗野无礼、不懂礼貌和规矩。

万户(wàn hù)的意思:形容人口众多的家庭。

西戎(xī róng)的意思:指西方的戎狄,泛指外族或异族。

信威(xìn wēi)的意思:指一个人具有威信和信誉,受人尊敬和信任。

一麾(yī huī)的意思:一声号令、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即可使一群人齐心协力。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致远所作的《七言记德诗三十首谨献司徒相公》系列中的一首,名为“其十三”安南。诗中描绘了边疆安定、国威远播的景象,以及官员的功绩与贡献。

首句“西戎始定南蛮起”,开篇即点明了边疆局势的变化,先是西面的戎族被平定,而后南方的蛮族又开始兴起。这既展示了边疆的动荡不安,也暗示了朝廷对边疆事务的关注与应对。

次句“都护能摧骠信威”,赞扬了都护(边疆军事长官)的英勇和威严,能够挫败敌人的嚣张气焰,维护边境的安全与稳定。这里的“骠信”可能指的是敌军的首领或势力,通过“摧”字,形象地表现了都护的军事才能和威慑力。

第三句“万里封疆万户口”,进一步强调了边疆的辽阔与人口众多,同时也反映了国家对边疆地区的重视和治理。在这样的广袤土地上,生活着成千上万的百姓,他们的安宁与繁荣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

最后一句“一麾风雨尽收归”,以夸张的手法形容都护的功绩。麾,指指挥军队的旗帜;风雨,比喻困难和挑战。这句话意味着在都护的领导下,无论是多么艰难的环境和挑战,都能被克服,边疆得以安定,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整个句子充满了对都护领导能力的高度赞誉,以及对国家统一和强盛的向往。

综观全诗,崔致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有力的比喻,展现了边疆稳定、国威远播的盛景,以及对为国家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的官员的崇高敬意。

作者介绍
崔致远

崔致远
朝代:唐

崔致远,字孤云,号海云,谥号文昌。朝鲜半岛新罗王京(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人。十二岁时,即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乘船西渡入唐。初在都城长安就读,曾游历洛阳。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进士及第,出任溧水县尉,任期届满,被淮南节度使高骈聘为幕府,后授职幕府都统巡官。其二十八岁时,即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以“国信使”身份东归新罗。其留唐十六年间,为人谦和恭谨,且与唐末文人诗客、幕府僚佐等交游甚广。
猜你喜欢

闻禽声有感

寂寂禅房闭,阴阴夏木繁。

坐闻幽鸟语,胜与俗人言。

脱裤高低树,提壶远近村。

汝曹知底事,独与子规论。

(0)

郡斋偶成

卧病江东久,饥驱强作官。

年丰双雪鬓,心事一蒲团。

帘影垂昼寂,竹阴生夏寒。

无人知老子,于此有馀欢。

(0)

送苏伯益提干代还侍下

幕下官曹寄玉溪,溪边野老借光辉。

齧毡校尉冲寒去,扇枕郎君触热归。

大父正携灵寿杖,尊公更著老莱衣。

赠行未说功名事,此事如公世上稀。

(0)

春日二首·其一

今日知何日,东风破腊来。

寒随边骑去,春与汉军回。

彩胜参差剪,蔬盘饤饾开。

不妨时节好,年事岂禁催。

(0)

题天衣寺

布袜青鞋踏欲无,登山临水未成疏。

十峰双涧天衣寺,万壑千岩总不如。

(0)

啜建溪新茗李文授有二绝句次韵·其二

壑源今日为君倾,可当杯盘泻浊清。

未到舌根先一笑,风炉石鼎雨来声。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