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厓临绝涧,十丈山路断。
伐木仆其上,两涧遂中贯。
奔流(bēn liú)的意思:指水流迅猛地向前流动,形容水势湍急,也可比喻事物迅速发展或人们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
蔽亏(bì kuī)的意思:遮掩亏损,掩盖缺点或错误,以避免损失。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喘汗(chuǎn hàn)的意思:喘气和出汗。形容非常劳累或者紧张,需要休息或者放松。
伐木(fá mù)的意思:砍伐树木。
洪荒(hóng huāng)的意思:指古代神话中的混沌时期,形容世界或局势混乱、无序。
滑步(huá bù)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灵活敏捷。
昏旦(hūn dàn)的意思:指天刚亮到天黑之间的时间,也泛指一天的时间。
浸灌(jìn guàn)的意思:浸泡灌溉,比喻长时间不断地教育或灌输
摩天(mó tiān)的意思:摩天是指高耸入云的建筑物,也可以比喻雄心壮志、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
木仆(mù pú)的意思:木仆是一个形容词成语,意为被人操纵,像木头一样没有自主意识。
起落(qǐ luò)的意思:起落指事物的兴盛和衰落、兴起和消亡。
千仞(qiān rèn)的意思:形容高大、峻峭。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十围(shí wéi)的意思:指周围围绕的一切事物都与某个中心紧密相连,无法独立存在。
天日(tiān rì)的意思:指阳光、光明之意,也用来形容人的光明前途或事物的发展前景。
万丈(wàn zhàng)的意思:形容高大、壮丽、浩大的景象或气势。
息喘(xī chuǎn)的意思:指喘息,呼吸急促。
舆夫(yú fū)的意思:指在舆论中担任起批评或责备的角色,批评者或责备者。
瘴雾(zhàng wù)的意思:指瘴疠肆虐的烟雾,引申为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困境。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崎岖山路上的艰难行进,以及沿途所见的壮丽自然景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首句“崩厓临绝涧,十丈山路断”描绘了悬崖峭壁直逼深谷的险峻景象,山路因断而显得更加艰难。接着,“伐木仆其上,两涧遂中贯”描述了砍伐树木以搭建桥梁或道路的情景,两涧由此得以连接,但整个过程充满了挑战。
“下有千仞潭,奔流何滮涆”则转向对下方深潭的描写,湍急的水流发出哗哗声响,展现出水势的猛烈与壮观。随后,“峰峰高摩天,树树十围干”描绘了山峰直插云霄,树木粗壮茂密的景象,突显出自然界的雄伟与生命力。
“天日既蔽亏,瘴雾下浸灌”则通过天气的变化,暗示了山中环境的复杂与多变,瘴气弥漫,给行进增添了一层神秘与危险。接下来,“想从洪荒来,辟此几昏旦”表达了对这片土地历史悠久的感慨,以及开辟道路的艰辛与不易。
最后,“土松不成级,土滑步欲滩”描述了山路的泥泞与湿滑,行走困难。“舆夫舁空舆,数步息喘汗”则通过搬运工人的劳作,进一步表现了行进的艰辛。“起落已万丈,问路殊未半”总结了整个行程的艰难,虽然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距离,但似乎还有一半的路程等待着他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行进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类面对自然时的坚韧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