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异于时方易沮,理趋于数要深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地炉(dì lú)的意思:地下的炉子,比喻隐藏的机密地点。
浮俗(fú sú)的意思:指人的品味或行为轻浮、庸俗,不符合社会道德和价值观。
篝灯(gōu dēng)的意思:篝灯是指在夜晚点燃的篝火或灯火。在成语中,篝灯比喻辛勤努力的工作,也指夜以继日地学习。
家风(jiā fēng)的意思:
◎ 家风 jiāfēng
[family style;family tradition] 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门风
习其家风。——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狂斐(kuáng fěi)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远大,意气风发,有壮志豪情。
老来(lǎo lái)的意思:指年纪大了以后。
论道(lùn dào)的意思:指讨论或辩论道理、原则、学问等。
论财(lùn cái)的意思:指论述财富、财产的重要性和作用。
轻浮(qīng fú)的意思:形容言行浮躁、不严肃,缺乏稳重和沉稳。
烧火(shāo huǒ)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做出激烈行动或采取极端手段。
时方(shí fāng)的意思:时刻、时候
瓮牖(wèng yǒu)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家中闭门不出,不愿外出交际。
玉工(yù gōng)的意思:指熟练掌握玉器雕刻技艺的工匠。
于时(yú shí)的意思:指适时、合时宜。
至公(zhì gōng)的意思:指公正、公平、公道。
- 注释
- 瓮牖:破旧的窗户。
篝灯:篝火。
愧家风:感到羞愧,不符合家风。
论财:谈论财富。
义:义理,正义。
轻浮俗:世俗的轻浮。
论道:谈论道理。
归儒:遵循儒家思想。
至公:公正无私。
行异于时:行事与时代潮流不合。
易沮:容易遭受阻碍。
理趋于数:深入探究真理。
深穷:深入研究。
狂斐:狂放的行为。
君无诮:请您不要嘲笑我。
他石:未经雕琢的玉石。
付玉工:交付给工匠塑造。
- 翻译
- 在破旧的窗户和篝火下,我们一同欢笑,围着地炉烧火,感到羞愧,因为这不符合我们的家风。
谈论财富时,我们以义为重,看不起世俗的轻浮;谈论道理时,我们遵循儒家思想,追求公正无私。
行事如果与时代潮流不合,往往会遭遇阻碍,所以我们深入探究真理,不畏艰难。
尽管我年老时行为狂放,但请您不要嘲笑,因为还有未经雕琢的玉石等待您的工匠之手去塑造。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宰的作品,名为《再韵谢张持甫过访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描绘与友人共同享受温馨时光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财富和道德的看法,以及对于个人品行和社会流俗的反思。
“瓮牖篝灯一笑同”中的“瓮牖”指的是古代的窗棂,“篝灯”则是用竹帘遮挡灯光,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私密的氛围。这里讲述的是作者与友人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一起享受着亲切的笑声和共同的时刻。
“地炉烧火愧家风”则表达了对家庭传统的自豪和不甘落后的情感。古代的地炉是取暖的设备,烧火代表着家的温暖,而“愧家风”则显示出作者对于家族文化或品德标准的自谦之意。
在“论财以义轻浮俗,论道归儒识至公”中,“论财以义”强调了财富应当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上,而不是单纯追求物质积累。同时,“论道归儒识至公”表明作者认为儒家思想是理解和实践“道”的正确途径,且能够达到至公无私的境界。
“行异于时方易沮,理趋于数要深穷”这两句诗描绘了个人行为与社会潮流相悖离,以及对于真理追求的艰难和复杂性。这里的“行异于时”意味着作者倡导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而“方易沮”则指在现实中保持这种态度并不容易。“理趋于数要深穷”表达了追求真知灼见需要长时间和深入的探索。
最后,“老来狂斐君无诮,他石犹堪付玉工”中的“老来狂斐”指的是到了老年依然热衷于某项事业或兴趣,而不会受到他人的责备。这里的“他石犹堪付玉工”则是比喻,意在说明即使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在精湛的工艺下也能雕琢成珍贵的玉器,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掘和培养。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财富、道德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深刻的见解,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在真理的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新郎.沈讱陈松英结婚志庆
佳话登科小。羡少年、洞房花烛,帐前欢笑。
草草良缘多成恶,郎性侬心未晓。
最难得、相当才调。
叶底双虫喁喁语,吐春丝、谱绣鸳鸯料。
红线系,三年了。西溪模范从来好。
碗齐眉、相庄授受,伯鸾德曜。
仁学讱言惟山乐,寿与乔松共老。
旁莫妒、双栖文鸟。
两处相思今朝诉,嘱东明、漫许鸡人报。
恩共爱,两心照。
行香子.破壁处盘梅为百余年物,词以记之
疏影黄昏。老去东邻。惜花来此问花神。
前生绿萼,今谪红尘。得几多愁,几多怨,几多嗔。
铁骨香魂。慧业灵根。寂无言语对游人。
枝头落月,世外浮云。任铅华改,物华变,岁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