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陟梁甫颠,焉知泰岱高。
黄农七十君,朝禅夕秉旄。
抱膝(bào xī)的意思:指坐下来时把膝盖抱住,形容坐得很高兴或者伤心。
秉旄(bǐng máo)的意思:秉持旗帜,执掌权柄。
不消(bù xiāo)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短褐(duǎn hè)的意思:指短而褐色的衣服。形容穿着朴素、简陋。
粪壤(fèn rǎng)的意思:粪壤指的是肮脏、恶劣的环境或条件。比喻境况恶劣,不宜居住或发展。
功烈(gōng liè)的意思:指功劳显赫,功绩卓著。
蠖伏(huò f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屈服,不敢抗争。
僬侥(jiāo yáo)的意思:指人的身材矮小,形容个子矮小、身材瘦弱。
琅琊(láng yá)的意思:琅琊是一个地名,意为美好的地方。在成语中,琅琊常用来形容气势恢宏、壮丽美好的景象。
梁甫(liáng fǔ)的意思:指有才华和能力的人。
陵苕(líng tiáo)的意思:指人的品行高尚、正直,不受贪婪、邪恶的诱惑。
牛山(niú shā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非常强大、威猛、雄壮的样子。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三士(sān shì)的意思:指三个有才能、有德行的人。
疏附(shū fù)的意思:疏远,疏远交往。
泰岱(tài dài)的意思:形容人的气概豪迈,胸怀宽广,志向高远。
迢遥(tiáo yáo)的意思:形容距离遥远,难以到达。
瓦棺(wǎ guān)的意思:指用瓦片制成的棺材。
郁芊(yù qiān)的意思:形容花草茂盛、繁花似锦的景象。
智勇(zhì yǒng)的意思:智慧和勇气的结合
牛山泪(niú shān lèi)的意思:指人们在遭遇不幸或离别时流下的泪水。
这首《梁甫吟》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首句“徘徊琅琊道,梁甫已迢遥”以行走在琅琊道上,遥望梁甫山起兴,引出对历史的追忆。接着,“不陟梁甫颠,焉知泰岱高”运用类比手法,说明只有深入探索,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深邃。随后,诗人通过“三士崇智勇,视婴亦僬侥”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赞美与对人性弱点的思考。
“嗟此?晏村,匪遇疏附朝”则感叹于某些历史人物虽有功绩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传承。接下来,“功烈仅粪壤,瓦棺栖陵苕”进一步强调了历史评价的复杂性,功业最终可能被遗忘,如同尘土一般。
“黄农七十君,朝禅夕秉旄”提到黄帝与农神的传说,象征着对古代文明的敬仰与怀念。“郁芊牛山泪,千载黯不消”则是对历史沧桑与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即使千年之后,那份哀伤仍难以消散。
最后,“短褐聊蠖伏,抱膝竟长谣”表达了诗人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思,即便生活困顿,仍要保持独立思考与吟唱。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人物的颂扬,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